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凭借再现与无凭借再现

(2011-03-28 18:13:20)
标签:

杂谈

 

 

摘要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学习再现法检查记忆保持量,探讨再现过程中线索的作用。主要通过要求被试在有凭借和无凭借的条件下记忆两组词单,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得出了三名被试在两种条件下对词单的正确再现数和再现的保持量。在用回忆法回忆词单时,有凭借再现正确率明显高于无凭借再现,并且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起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凭借 线索 记忆 再现

 

1. 引言

再认记忆是人类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重要能力。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与英国心理学家巴特莱特是记忆研究的先驱。

在记忆实验中可选用的材料还是很多的。这些材料概括起来有二大类:言语材料和非言语材料。言语材料又可分为无意义的和有意义的两类。研究记忆的方法也有很多,主要有回忆法、再认法 、再学法 、重建法、部分报告法、记忆广度法、分散注意法 等。

本实验运用的是回忆法。回忆法程序不同于预期法的地方是,被试者先学习材料的所有刺激和对应的反应项目,检验法本质上更适宜对人类学习记忆的研究。对偶回忆法对材料的选择和如何组对(配对)有很高的要求。安德伍德等人的研究表明,学习材料越有意义,就越容易记住,并且与刺激项目配对的反应项目有意义比刺激项目有意义更为重要。佩威奥等人证明,词的具体性是衡量记忆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流行的解释是,具体的词汇能唤起生动的心理映象(或意象),使得联想刺激物更容易记住。另一方面,研究者还发现,能够引起对偶联想学习的最强有力的一个变因是刺激物的相似性。当刺激相似性低时,记忆容易;相似性高时,记忆受到干扰。由此可见,在对偶回忆法实验中,刺激材料和配对是极其重要的变量。

本实验选用来那个套词单,逻辑词一套(有意义材料),非逻辑词一套(无意义材料),分别检验被试有凭借再现(对偶回忆法)和无凭借再现(即让被试用自由回忆的方法)的记忆量。

本次实验旨在学习再现法检查记忆保持量,探讨再现过程中线索的作用

 

2. 方法

2.1 被试:三名女大学生,年龄为22岁、22岁、23岁,其生理各项指标均正常。

2.2 器材:JGWB 型心理实验台记忆仪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词单两套(记忆仪显示窗右侧为词单一,左侧为词单二)。

2.3 实验步骤:

2.3.1 将记忆仪单元与被试侧“直流电源”插孔连接好。将电源插头插入主试侧右方插座内。打开计时计数器电源开关,接通电源,工作方式选择为定时,并在计时计数器面板的右上方数字方阵中按下300.000秒(即定时5分钟)。

2.3.2 实验前被试不可看材料,主试将运行方式开关选择为正向,记忆仪显示窗口遮板不要打开。

2.3.3 主试打开记忆仪直流电源开关,记忆仪自动偱检一周后,按“时间”键选择呈现时间为1秒,主试打开右遮板。

2.3.4被试坐在实验台被试侧(被试座椅高度应可调),眼睛平视记忆仪上已打开的显示窗右遮板。指导语为:“请你注意看前面的显示窗口,当出现红色横线提示符后,窗口将呈现词单,词单中的每对词分为线索词和目标词两种,即左侧为线索词,右侧为目标词,线索词可以为要求再现的目标词提供帮助。请你注意看,认真记,不准出声。词单呈现一遍后出现黑色横线提示符即表示呈现结束,请你立即向主试报告已看完一遍。当再次出现红色横线提示符后,第二遍识记开始。词单共识记三遍后进行考核。”

2.3.5 有凭借再现。 被试表示明白指导语所述内容后,主试按记忆仪单元“动/停”键,仪器运行,呈现词单一。识记3遍后,主试将线索词呈现给被试,同时按下数字方阵中“R/P”键。要求其在5分钟内将与线索词对应的目标词默写出来。

2.3.6 无凭借再现。主试关闭右遮板打开左遮板,在数字方阵中按下300.000。依照步骤4呈现词单二共3遍,然后按下计时计数器数字方阵“R/P”键,被试用5分钟默写刚看过的词对。计时器回零后主试宣布默写停止。

 

3. 结果

1  有凭借再现时被试的正确再现数和再现保持量

 

被试

正确再现个数

再现保持量

1

24

100%

2

24

100%

3

23

95.8%

 

2  无凭借再现时被试的正确再现数和再现保持量

 

被试

正确再现个数

再现保持量

1

20

83.3%

2

12

50%

3

14

58.3%

 

 

4. 讨论

4.1 从实验结果所示来看,有凭借再现个数和再现保持量明显高

 

摘要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学习再现法检查记忆保持量,探讨再现过程中线索的作用。主要通过要求被试在有凭借和无凭借的条件下记忆两组词单,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得出了三名被试在两种条件下对词单的正确再现数和再现的保持量。在用回忆法回忆词单时,有凭借再现正确率明显高于无凭借再现,并且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起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凭借 线索 记忆 再现

 

1. 引言

再认记忆是人类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重要能力。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与英国心理学家巴特莱特是记忆研究的先驱。

在记忆实验中可选用的材料还是很多的。这些材料概括起来有二大类:言语材料和非言语材料。言语材料又可分为无意义的和有意义的两类。研究记忆的方法也有很多,主要有回忆法、再认法 、再学法 、重建法、部分报告法、记忆广度法、分散注意法 等。

本实验运用的是回忆法。回忆法程序不同于预期法的地方是,被试者先学习材料的所有刺激和对应的反应项目,检验法本质上更适宜对人类学习记忆的研究。对偶回忆法对材料的选择和如何组对(配对)有很高的要求。安德伍德等人的研究表明,学习材料越有意义,就越容易记住,并且与刺激项目配对的反应项目有意义比刺激项目有意义更为重要。佩威奥等人证明,词的具体性是衡量记忆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流行的解释是,具体的词汇能唤起生动的心理映象(或意象),使得联想刺激物更容易记住。另一方面,研究者还发现,能够引起对偶联想学习的最强有力的一个变因是刺激物的相似性。当刺激相似性低时,记忆容易;相似性高时,记忆受到干扰。由此可见,在对偶回忆法实验中,刺激材料和配对是极其重要的变量。

本实验选用来那个套词单,逻辑词一套(有意义材料),非逻辑词一套(无意义材料),分别检验被试有凭借再现(对偶回忆法)和无凭借再现(即让被试用自由回忆的方法)的记忆量。

本次实验旨在学习再现法检查记忆保持量,探讨再现过程中线索的作用。

 

2. 方法

2.1 被试:三名女大学生,年龄为22岁、22岁、23岁,其生理各项指标均正常。

2.2 器材:JGW—B 型心理实验台记忆仪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词单两套(记忆仪显示窗右侧为词单一,左侧为词单二)。

2.3 实验步骤:

2.3.1 将记忆仪单元与被试侧“直流电源”插孔连接好。将电源插头插入主试侧右方插座内。打开计时计数器电源开关,接通电源,工作方式选择为定时,并在计时计数器面板的右上方数字方阵中按下300.000秒(即定时5分钟)。

2.3.2 实验前被试不可看材料,主试将运行方式开关选择为正向,记忆仪显示窗口遮板不要打开。

2.3.3 主试打开记忆仪直流电源开关,记忆仪自动偱检一周后,按“时间”键选择呈现时间为1秒,主试打开右遮板。

2.3.4被试坐在实验台被试侧(被试座椅高度应可调),眼睛平视记忆仪上已打开的显示窗右遮板。指导语为:“请你注意看前面的显示窗口,当出现红色横线提示符后,窗口将呈现词单,词单中的每对词分为线索词和目标词两种,即左侧为线索词,右侧为目标词,线索词可以为要求再现的目标词提供帮助。请你注意看,认真记,不准出声。词单呈现一遍后出现黑色横线提示符即表示呈现结束,请你立即向主试报告已看完一遍。当再次出现红色横线提示符后,第二遍识记开始。词单共识记三遍后进行考核。”

2.3.5 有凭借再现。 被试表示明白指导语所述内容后,主试按记忆仪单元“动/停”键,仪器运行,呈现词单一。识记3遍后,主试将线索词呈现给被试,同时按下数字方阵中“R/P”键。要求其在5分钟内将与线索词对应的目标词默写出来。

2.3.6 无凭借再现。主试关闭右遮板打开左遮板,在数字方阵中按下300.000。依照步骤4呈现词单二共3遍,然后按下计时计数器数字方阵“R/P”键,被试用5分钟默写刚看过的词对。计时器回零后主试宣布默写停止。

 

3. 结果

表1  有凭借再现时被试的正确再现数和再现保持量

 

 

被试

 

正确再现个数

 

再现保持量

 

1

 

24

 

100%

 

2

 

24

 

100%

 

3

 

23

 

95.8%

 

 

表2  无凭借再现时被试的正确再现数和再现保持量

 

 

被试

 

正确再现个数

 

再现保持量

 

1

 

20

 

83.3%

 

2

 

12

 

50%

 

3

 

14

 

58.3%

 

 

 

4. 讨论

4.1 从实验结果所示来看,有凭借再现个数和再现保持量明显高于无凭借再现时被试的正确再现数和再现保持量。

4.2 从结果分析可看出线索在再现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反之,我们从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进行分析,①从实验材料来看,有线索的词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词,记忆回忆相对来说容易多了,被试有可能根据平时经验回忆,如被试3在有凭借再现中并未100%正确,但在其实验记录中有写出全部词,且错误的配对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词汇;②无凭借再现的词单则全无联系,与被试短时记忆能力强弱有很大关系;③从实验过程分析,被试有可能受外界环境的干扰没有全神贯注的进行测验。

4.3 线索在再现过程中有利于回忆的进行,但同时此次实验的结果所示也可能受实验材料及实验环境和主试宣布指导语、被试的特性有一定的关系。

 

5. 结论:线索在再现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凭借再现和无凭借再现存在显著差异。

 

6. 参考文献:[1]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天津师范大学教科所儿童心理协作组,《关于中小学生识记的实验研究》,天津师大报,1983年4月,41-42

            [2] 杨治良主编,《基础实验心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58-212

 

7. 附录于无凭借再现时被试的正确再现数和再现保持量。

4.2 从结果分析可看出线索在再现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反之,我们从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进行分析,①从实验材料来看,有线索的词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词,记忆回忆相对来说容易多了,被试有可能根据平时经验回忆,如被试3在有凭借再现中并未100%正确,但在其实验记录中有写出全部词,且错误的配对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词汇;②无凭借再现的词单则全无联系,与被试短时记忆能力强弱有很大关系;③从实验过程分析,被试有可能受外界环境的干扰没有全神贯注的进行测验。

4.3 线索在再现过程中有利于回忆的进行,但同时此次实验的结果所示也可能受实验材料及实验环境和主试宣布指导语、被试的特性有一定的关系。

 

5. 结论:线索在再现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凭借再现和无凭借再现存在显著差异。

 

6. 参考文献:[1]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天津师范大学教科所儿童心理协作组,《关于中小学生识记的实验研究》,天津师大报,19834月,41-42

            [2] 杨治良主编,《基础实验心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58-2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