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上的那些事
(2023-04-30 07:10:01)
标签:
散文 |
分类: 散文 |
讲台上的那些事(十八)
王文跃
高考的失利,让我很自卑,到现在也不能完全解脱。父亲在世的时候,总说我的性格变了,有些老气横秋。的确,我也能感觉到这一点,特别是人多的时候,我就像一个哑巴,从来不说一句话,显得很不合群。
只有在课堂上,我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
2001年,我们中学合并到镇中学,本地的教师没有跟着一起走,而是转任小学教师。只有经历才会懂得,原来小学教育比中学教育琐碎的多。很多问题必须在嚼碎了、揉烂了的同时,还得捋出经纬。我逐渐认识到,小学教师必须用儿童或少年的心理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容易让孩子们接受。
2002年,学校让我参加河北省数学课大赛。有的老师爱讲熟课,同样一个问题反复讲,我感觉总重复一个课题就会失去激情,所以无论参加什么样的授课比拼,我坚持讲生课,而且从不试讲。第一轮在边铺小学进行,我讲的是《梯形的面积和应用》,第二轮在乡中心小学进行,我讲的是《效率与工程的应用》,第三轮在市里举行,我讲解的是《质数与合数》。乡教导主任主导我讲熟课,但我坚持自己的主张,结果经过一路过关斩将,我获得《河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这是我教学生涯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凭着这个奖项,2005年我晋升小学高职。
虽然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的许多论文、小说斩获过若干全国性大奖,甚至一等奖,但是没有一个奖项能证明我的专业技能。高职晋级后,我就放弃了一切评优参赛机会,把空间留给了年轻人。我在辅导他们的时候一再强调个性张扬,他们很不理解。我解释,个性张扬的前提是自信,其次张扬的不是性格而是自身特点,一个没有特点的教师,永远不会有创意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