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讲台上的那些事

(2023-03-01 07:54:00)
标签:

散文

分类: 散文
讲台上的那些事
王文跃

    从站上讲台到马上退休,整整四十周年。四十年过往,感悟颇多。轻轻梳理,撰字成章,也算对自己钟爱的事业有所交代。
    我梦寐的职业并不是教师而是医生,因为母亲的多病,让我从小就抱定了这个信念。就算当了民师后,救死扶伤的梦也没破灭。真正让我改变思想的是站在中学讲台上的那一刻。
   我无法来形容,济济一堂渴望的眼睛,满满的散发着青春气息的面庞,赤诚但略显生涩的表达,以及澎湃的课堂气氛,一下子就熏染了我。仿佛是他们其中的一员,需要知识补给,需要有人点拨。同舟共济!我拉起了风帆,在一路颠簸中起航了。
    我曾把民师这段路程写成了自传体小说《快乐的羞涩》。当时的农村教育的确是我们这一批不合格的但很廉价的教育人员支撑门面。就是到现在有人问我为什么能在农村教育岗位坚持这么久,我都是这样回答:个人英雄主义作祟。
    的确,我初进学校带的是小学二年级,虽然我对这个“孩子王”的头衔有些抵触,甚至有点不屑一顾,但还是被偷听我讲课的校长赏识,麦假(过去农村为了小麦收获放两个星期的假)过后,我被调到中学部(我们学校是中小学连体,后来这样的中学叫戴帽中学)任数学、物理课程。与我的恩师(后来成为我的岳父)共同管理初三年级。
    “我是一个笨蛋,一名高考的落伍者,我崇尚大学校园,可没能力踏进。但是,相信我,我会用毕生精力托举你们,让你们不会再现我的痛苦!”这是我站在初三课堂讲的开场白。也许是我的真诚,也许是同龄人的心灵感应。我的迎头炮开的非常漂亮,中考成绩特别喜人。
    我连续带了三个毕业班,而且一届比一届考得好。带第二毕业班的时候,我甚至同时主授数理化三门主科,正是中考的突出成绩,让我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三乡五里的学生都投奔而来。这一段身体的大量透支,为几年后的病情埋下了伏笔。
    收获了赞誉,却种下了病痛,但我无怨无悔,因为在三尺讲台我越来越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