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德义于胸
德义于胸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632
  • 关注人气:1,0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杨夫妇

(2020-03-23 14:32:40)
标签:

小说

分类: 短篇小说
老杨夫妇(小小说)
王文跃

      老杨,河南人,包工头,手下有二十几个喽啰。
      老杨说他已经六十岁,但看在脚手架上爬上爬下的利索劲,一点也不像。还有他的媳妇,杨嫂更显得年轻,我曾取笑她们老少配,杨嫂笑笑,说美得他!
     因为教学楼是在原址修建,所以两栋旧教室成了工棚,旧教室采光性能不错,但这恰影响夫妻居住,所以,老杨在教室里用盒子板又隔了一个小屋,这是他们夫妻俩的暖巢,至于取暖,老杨更有办法,他用铁板自己焊了一个烧柴的炉子,这炉子可不一般,有一个回火装置,既防风,又可以温水,大家都说老杨能耐、手巧,杨嫂说顶个屁,混了半辈子还是屁股让瓦盖着。我们不解,杨嫂补充说他这个人心太实。
    心实好哇!特别是出门在外,以诚待人不吃亏,更何况做买卖、搞工程,不是一锤子买卖,更讲究人心换人心。
     老杨实在与否,不能凭他媳妇说,谁卖瓜喊叫瓜苦,有人说杨嫂在给男人打埋伏,跑江湖的人,总得有些套路。
    由于年纪的原因,我是最能起早的,而且出门遛弯还傻小子只认一条道——朝学校方向走,然而我发现,无论我起多早,总能看见老杨正率领工人在工地干活,仿佛他和我较劲,做工给我看。有一次,我按捺不住好奇心,走进工棚问正在给工人们做饭的杨嫂,“这一天下来,工人们不得干十几个小时啊?”杨嫂在灶里添了一根木柴,把一盆切好的芹菜“滋啦”一声倒进热锅里,一边用铁铲翻腾一边说:“哎,有什么办法呢?稀里糊涂接了活,谁知道这么剌手……多亏没外人,不是挨着靠着的,就是一个庄的……”
    眼看着一期工程就要完工,我们都夸老杨这个队能干活、有计划。突然有一天,老杨夫妇起了战争,他们吵得很凶,甚至老杨把锅灶都给踹了,工人们在楼上望着下面,谁也不去管。真不像话,这般年纪,出门在外招人笑话!我便给他们公母俩劝和,杨嫂十分委屈地问老杨:“你看见哪个包工程的搭着老婆一起干?干不要紧,该结的账结啊!你有多少钱往里搭?我不知道你交的都是什么朋友!”老杨见我来劝解,便不再言语,给我倒了一杯白水,自己拿了一顶安全帽,顺着脚手架爬到了楼顶。
     杨嫂望望丈夫骂了一声“倔驴”,然后说:“马上就上冻,工人们要回家,可一分钱也要不回来……这个人啊,好面子,连个合同都没签……”
     我心里咯噔一下,马上安慰道:“政府工程——没问题……”
    “这我清楚,但拨款必须验收合格……工人熬了半年,总不能空着手回家啊——”杨嫂说到这,突然不说了,她望了一眼天空,大声对丈夫喊:“预报明天降温,那保温材料弄中了吗?”
     老杨弯腰拎起一块保温棉,向她抖一抖,杨嫂转身拿了一副洗干净的手套,对我说:“你喝水,我去帮个忙,再给他送手套去……昨晚犯轴,掐了多半夜的钢筋,都出了血……”
     说完,她一头钻进了楼层,我再看见她的时候,正和老杨用钢管压保温棉呢。
     河水里见了凌丝,工地上只剩下了老杨夫妇,杨嫂每天规矩工地上的建材物件,老杨则每天按着图纸做钢筋活。学校放假了,我问老杨夫妇什么时候回家过年,老杨说什么时候拿到钱什么时候走;杨嫂说拿不到钱也的走,家里还有老人,日子还得过。
    转年二月二,老杨夫妇回来了,像老了十来岁,这回只跟他们来了七八个人,杨嫂说老杨的外甥没给他拜年,也没再跟他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钓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