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手表

(2014-03-12 06:16:49)
标签:

散文

杂谈

分类: 散文

手表(散文)

王文跃

 

堂叔年轻的时候长得十分俊朗,由于在上海工作,没有风寒刻下的印记,穿着又得体,所以更显得与众不同。堂叔有块亮铮铮的手表,当他甩着胳膊昂首走在大街上的时候,那种潇洒简直无法比拟。

乡邻们羡慕堂叔手腕上的东西,母亲教育我也常这样说:“正经学习,看你老叔多风光。”手表于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醒目的人格符号。

八十年代初,我正在县城重点中学读高中,一天放学,从西校区穿过街道到东校区去吃饭,见许多同学正围拢一个卖本子小贩讨价换价,我不免凑过去。“大哥——”我惊讶地叫出了声,大哥抬起头,龇着一嘴雪白的牙齿冲我一笑,继续忙着他的生意。大哥的本子很快卖完了,我给他打了一份饭菜,我们哥俩在校园的阴凉处就餐,吃到一半的时候,大哥突然说:“差点忘了……”说着从衣兜里掏出一块崭新的手表递给我,我有些诧异,虽然当时有部分同学手腕上有了这光亮的东西,但我从来没有奢望过,因为母亲多病,哥哥们也正拉扯孩子,父亲供我上学已经实属不易,那还能对这时髦的玩意想入非非呢。大哥见我犹豫,便拉起我的胳膊亲自给我戴在手上,并说:“上学有个钟点从容些……”

我有了今生的第一块表——“宝石花”牌手表。戴着大哥给我买的手表我颇有几分得意。的确,在紧张的学习阶段,我对时间的分配更有章法了。没有手表的时候不在意这东西,但已经佩戴,才发现手表也如同雨后春笋——随着风地流行起来。也是,像我这样没有能力佩戴手表的人都戴上了手表,有谁还能落伍于时代?

我感谢大哥,让我跟了一回潮流;我对不起大哥,他给我买的手表很准时,但我却在高考的关键阶段落了点。

回到家乡,我不愿意再把手表戴在腕子上,因为我没有任何资格招摇。我的手表的用途只限于晚上浇地掐点卡时——十五分钟浇一方田,这样就省去了踩着泥巴、打着手电查看的劳苦,直到有一天站在讲台上信马由纲地讲课拖了堂,才让手表找到了更适合发挥自己的功能的场所。

和妻子订了婚,大哥开导父母该给买块手表作为信物,于是,开明的父母让我攒了两个月的工资、花了六十元钱,给妻子买了一块“海鸥”牌坤表。这是我几十年给妻子买的最值钱的礼物,妻子的表也很准时,可惜,我们没有相约在花前月下共度浪漫,而是,按着钟点起床做早饭操持家务。

至于什么时候手表被冷落,我没有记忆。我不戴那块手表是因为浇地时侵入了水,不仅表蒙子凝了许多水珠,而且走时的误差也越来越大;妻子的手表不戴了,是因为儿子常把它做为玩物。这两块手表被妻子保存着,妻子的那一块到现在上满弦还会嘀嗒嘀嗒走字。

手表什么时候又备受青睐,我更说不清。反正,现在市面上再找不到几十元一块的手表,反正人们也耻于把低价位的手表戴在腕上,过去能有一款“欧米伽”或“东方双狮”就是社会名流,现在谁腕上有一块“天梭”或“浪琴”谁就更有品位。手表的使用价值在逐步在萎缩,相应地越来越凸显佩戴者的地位和财富。

其实,我还很喜欢听手表发出的滴答声,一旦把它贴近耳朵,清脆、节律均匀的声音就会抚平烦躁的情绪。我佩服钟表,它的行走不因日升日落而快慢,不因世界的喧嚷而惊恐,它总依着自己的道路进行周而复始,枯燥的路程里却有不停息的歌。在歌声里,人们感觉了分分秒秒在身边流逝;在歌声里,人们懂得了珍爱生命的意义;在歌声里,人们清楚了只有不懈怠才能让日子过得更流畅;在歌声里,人们明白了——在枯燥中坚守,依然能赢得尊重。

很多年没佩戴手表,并不是丧失了时间的概念,年轻的时候(即使疾病在身)陀螺一般过日子,用不着钟表召唤。现在,双亲不在了,孩子们已长大成人,相对轻松一些,这时候急需钟表来提醒未来的日子不可蹉跎,然而,手机功能的日趋完善,还是让我淡忘了昔日的伙伴。

大哥已过花甲,没能力再为我用一块手表拾起曾经的岁月,我更没有能力混入“表哥”阶层。与其把手表戴在手腕上粉饰自己,不如踏踏实实从容淡然生活,这绝对不是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生活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手表对我来说也许是一个美丽的记忆,记忆中有我善良的大哥,有我旭日般的青春岁月;有玫瑰色的散发着泥土香的恋情,有拳拳真真的父疼母爱;手表也许我还会佩戴,让它记载国富民强的幸福生活,记载夕阳红日的瑰丽画卷。

堂叔已是耄耋之年,无论手表多锃亮,也戴不出曾经的光彩。我希望表的指针还是停一停,容我调整、思考、积蓄,把未来的计划装在骨髓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