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野菜弥漫思想

(2012-05-05 21:10:07)
标签:

散文

分类: 散文

野菜弥漫思想(散文)

王文跃

 

 

野花美,美在野趣

   “五一”小长假有点闲空,正好又刚下过一场春雨,便萌生了到地里挖野菜的想法。

    按我们冀中一带的叫法,挖野菜称作打菜,虽然打菜的字面表达不如挖野菜更贴切,但毕竟习惯了,也就亲切了,所以让亲切永远。

   挑了一个食品袋装在兜里,放一把打菜刀在自行车的小篮里,便到熟识的田野中寻找野菜。家乡的田野依然辽阔,家乡的田野依旧弥漫着土腥味,可无论如何找不到了儿时的感觉。是不是因为弯弯曲曲的小径变成了宽阔的马路;是不是因为泛着白霜的薄碱地也在春风里绿旌舞动;还是因为那条笔直的火车线挡住了那一半的世界……总之,对这一脉土地少了几许激动,多了很多渴望。

    当弯下腰,用刀尖剜起一棵新绿时,心怦然而动。这是为一个鲜活生命的不复存在的心悸,也是思想一下子跳到了三四十年前的一种亢奋。仿佛身边有许多童年的伙伴,我们个个赤着脚,踩着软绵绵凉丝丝的土地,精心挑选着自己想要的野菜,燕伏棵团团的、才小姑娘的发髻一般大小,绿莹莹水洗过一样洁净;苦苦麻虽匍匐着身躯,但仍不忘用纤纤的嫩蔓托起颤巍巍的黄花,毛绒绒的小花插在俏女孩的发间鬓稍,春光便更美丽了;苣苣菜,青愣愣的刚四五叶片,嫩的还如襁褓中的婴儿,不谙世事的它怎知是菜篮的首选,因为家人们还等着咀嚼它的爽口鲜味呢!

    把一棵水灵灵的苣苣菜嚼在口中,当那含着一丝苦辣的菜香弥漫开来的时候,就想起了母亲做的那一大缸黄酱,每年立春时节,母亲都要煮上一大锅黄豆,再蒸上两锅黑面窝头,来做黄酱。黄豆要细火慢炖,再在锅里捂上一宿,等黄豆微微呈现红色才恰到好处;蒸窝头的时候,假如黑面不够用,还要掺上两捧麸子,即使这样也抵挡不住蒸腾的香味。黄豆和窝头发酵后,就会同时沤进黑色的矬缸瓮。母亲每个环节都做得那么细心,火候掌握得那么到位,以至于每年我家的饭桌上都有酱香浓郁的家常菜。父亲是最爱吃野菜的,往往是抓一把苣苣菜,在手中三缠两绕,再蘸上红突突的酱,笑吟吟地塞进嘴里……突然,我的眼前又影像出父亲大口咀嚼野菜的形象,心酸的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现在我打菜无非是调剂饭桌上的滋味,让油腻的一日三餐变得清淡爽口,换句话说也就是猎奇生活。而我的父辈啃了一冬的咸菜,也许就盼着春暖花开让野菜摆上饭桌。母亲,儿子很想您做的黄酱!父亲,儿子又打了鲜野菜,您却不能品尝!

    手中的食品袋渐渐涨的像一头滚瓜溜圆的小肥猪,我却不肯住手,思想中总想有新发现,对!渴望能捡到一窝鸟蛋。抬起头望望蓝天,苍苍茫茫,唯有一两声喜鹊喳喳,唯有三五只麻雀掠过,昔日的鹌鹑、土燕、小野鸡都到哪里去了?没有飞鸟,焉有鸟蛋!我不禁苦笑,文明的人类怎么不能容飞禽走兽?喔,我明白了,过去打野菜大多是孩子们的是由,他们需要惊喜,能在不休止的劳作中,捡到一窝鸟蛋,那是大自然对对勤劳孩子的赏赐,现在的孩子们,不需要去打野菜了,自然也不需要得到这样的恩惠了。鹌鹑飞了,野兔跑了,我这才发现大自然虽然美丽,却没有灵性了!

    回到家,老伴兴奋于我的劳作,亲手把野菜择干洗净,又乐颠颠地买来一桶豆瓣酱。吃饭的时候,孩子们见我们老两口吃得津津有味,便也试着捏了一根,蘸点酱送到口中,一番品味后,说:“还可以……”我说:“差多了,这野菜就配你奶奶做的老黄酱……”

 

注:燕伏棵,苣苣菜,苦苦麻都是冀中一带的野菜。都能宿根,又能结子。特别是苣苣菜,苦苦麻,还有一定的药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青豆
后一篇:金家父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