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青豆
(十五)
王文跃

老驴仔细地考虑了青豆和江川的想法,并回家同儿子商议,在征得砖窑厂长的同意后。开始实施池塘养鱼项目。那几日,老驴和两个小伙子忙的不可开交。江川和吕大叔先跑畜牧水产局,让技术员实际考察,再到育苗场定购鱼苗,青豆则包揽了他们走后的全部活计,而且把方坑周围的野生植物清除干净。当苗圃场的卡车把五千尾鱼苗缓缓撒入池塘时,青豆开心地一个猛子扎入方坑,他像鱼儿一样的畅游,因为他的第一个畅想得以实现,虽然是帮助吕大叔来摆脱穷困,但那毕竟是自己的发现与主张,行得初一,害怕没有十五吗?青豆想象着当满网的活蹦乱跳的金色鲤鱼被抬上岸时的激动场景。青豆游啊游啊,朦胧中仿佛在潺潺的小龙河中嬉戏,耳边仿佛亲人的呼唤。“青豆,青豆——”那声音渺渺地在水面飘过,好亲切,像父亲的声音,又像姐夫的语调,他赶紧循着声音游过去,哦,是吕大叔和江川在呼唤自己上岸去家里庆贺。
青豆湿漉漉地回到宿舍,掩紧门,找出一身干净衣服来换。脱掉衣服,青豆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男性特征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滋生,青豆又激动又羞涩,他隔着窗向外张望,发现没人,于是拿起江川的那面圆镜子来照,里面那青春洋溢的男孩是自己吗?匀称的身材,纹理清晰的肌腱,黝黑光滑的皮肤,一张眉目清秀的方脸……青豆的心怦怦乱跳,呀!自己长大了,不再是离家时的毛头小子了,是张扬着青春活力的男子汉了,我可以和姐夫一样地承载家庭的重任了,也可以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事了——青豆异常兴奋,不由地在心中喊了一声:“爹、娘你们的儿子长大了,姐姐,弟弟能为你分担更多的生活重任了……”等青豆把干净衣服穿上才发现都短了半截。
真的,青豆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张,在初秋来临,机房里再次响起轰鸣声前夕,愣拴找到青豆商量调配管理机房工人的事,目的就是在这个季度中多挣些钱。青豆建议,在工人不多加、或稍加的前提下,分两班,实行换班制,做到人闲机不闲。再利用砖厂的废砖,铺平行道,减少摩擦,并且,把板车加长,这样每辆车在现有的基础上可多拉两板,利用在机房增加的停留时间,调节工人减少问题。如此,上冻之前,肯定比往年多出很坯子,多挣钱。
愣拴把青豆的建议和厂长商量,厂长欣然同意,他不由得钦佩这小家伙的头脑。机器又运转了,轰鸣声响彻在绿色田野,青豆已经不是春季跟豆的羸弱少年,他已经把自己打造成敢拉硬套的棒小伙,再拉起平板架子车不在步步跟劲,他不仅能轻松上路,还能把悠扬的歌声送上蓝天。青豆的阳光,感染着其他工人,他们也会在不经意间学着青豆和江川的语调髙诵:“在苍茫的大海上,有一只黑色的闪电……”小喜鹊喜豆也展开结实的翅膀,从狭小的宿舍飞到蓝天之下,穿梭于青豆和江川之间分享劳动的快乐。
一场细雨之后,天气凉爽了许多,眼见着满洼的庄稼一天天变为油绿色。一场北风之后,所有植物的叶子都圈上了黄边。秋浓了,辛劳的人们开始新的收获,青豆的心开始惴惴不安,他忧虑自己家的几亩薄地,那将是一年的希望,姐姐前天来信,嘱咐青豆不必念着家里,邋遢大秋,姐姐说她可以慢慢收获,并告诉他龙泉哥和黄英以及麦秋大叔也会帮忙。青豆读着信,泪水几次模糊了眼睛,他由衷地感谢一路相帮的所有好心人,他会永远记着他们的帮扶。
水缸又来了,笑呵呵地请公爹吕大叔和青豆、江川到家里吃饭。青豆不知其意推脱着,江川以还要给鱼塘了鱼儿喂食拒绝着,吕大叔唬起脸说:“不行,今天是团圆日!”
哦!月到中秋!青豆心里咯噔一下子,中秋月,明晃晃的中秋月又普照人间了,青豆想起母亲烙的葱花饼,想起姐夫送给的那一兜月饼,母亲,你今年还会烙那香喷喷的葱花饼吗?姐夫,中秋月你会吃到月饼吗?姐姐,无论生活多拮据可别忘记让孩子们嚼上一口中秋的月饼,那是弟弟曾经所盼望的……
在吕大叔家江川喝的有些醉,在回窑厂的路上,步履踉跄的江川望着一轮圆月,在空旷的田野里,发狂地咏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带有四川口音的朗诵,被江川演绎的戚戚婉婉,随着风刮庄稼的沙沙声传到天际。特别是他不断重复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一种相思,那一种无奈,那一种压抑,把树上的秋蝉喊醒了,发出阵阵哀鸣;把天空中的浮云遏住了,围着月亮打转转;把青豆的泪水诱出了,跟着江川对着无尽的天空高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古难全——”这一对客居他乡的兄弟,虽然目的不同,但劳动让他们汗水流在一起;虽然来自不同的地域,但共同的善良让他们心无距离。在今宵,在月圆之夜,在酒后的半醉半醒中各自抒发自己的情感。
“爹——娘——姐——我想你们——”青豆对着家乡喊。
“黄英——黄英,姐姐——我爱你——”江川对着天空喊。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