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碎碎念
(2019-02-21 10:13:08)
标签:
弥勒温泉涠洲岛声入人心廖昌永 |
分类: 旅游 |
不知不觉,距上次写博文已经一个多月了,这是舒畅的一个月,闲散的一个月,收获的一个月,很多值得写的,却很不想动笔,懒起来是真舒服。
1月20号去昆明开会。本来这个会是可去不可去的,只是因为天时地利。寒冬腊月,在北京虽然有暖气,时间长了,就会有点抱怨,室内太干燥,室外太寒冷。正是琢磨去南方什么地方享受一下室外的阳光和温暖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会议,地点是昆明,四季如春的地方,而且恰好是寒假期间,怎能错过?于是报名。LG听说以后,立即要求同行,按我们家老爷子的说法,出去身边得有个保镖。所以,LG也名正言顺,借着当保镖的名义,要同行。这个是我预料之中的,LG实现了时间自由,好玩儿的自然不会错过。后来,LG提议,带他父母一起去,还真是个孝顺的孩子,自从我父亲过世,他对父母的态度就有了变化,大概也是看到父母生活的不容易吧。最后就是,我从北京去昆明,LG先回湖南,接上父母一起去昆明与我汇合。我呢,后来又加了一个一天的会,比他们先到一天。本来想着开会为辅,游玩为主的,后来发现,办会和参会的人很多都熟悉,出去溜达的人不少,就不好意思逃会了,居然全程参会,除了有个午睡多睡了会儿后。全程参会也有好处,完成了一篇文章的审稿意见的修改,文章也在假期接受了,最高兴的当然是学生,第一篇SCI论文,高兴得很,我的高兴更多的是对学生的义务的完成。会议中间休息一天,一家人奔了土著闺蜜推荐的弥勒温泉,完全室外的,风景好极了,温泉也好,倾情推荐。再一次确认,闺蜜是个会享受生活的人,要腐败就得找她。在昆明期间,就玩了这么一天,但是,天天享受温暖的阳光,湿润的空气,把冬天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27号从昆明到北海。姐姐和侄女儿(弟弟的孩子)已经于25号到北海了。我喜欢带着家人出去旅游,LG只有一个妹妹,还在美国,所以,参与的就是我姐姐和弟弟的家人,非常亲切,很随意。主要目的地是涠洲岛,LG同学推荐的,所以,28号就去涠洲岛了,在那里住了3天,31号回北海,2号一早返长沙。涠洲岛是个度假的胜地,太爽了。LG的同学推荐农家院,我还是选择了宾馆,稍微贵一点,但是卫生一点,我这样的人,自己不爱打扫卫生,但是不能忍受脏的地方,典型的严于律人宽于待己。每天早出晚归。涠洲岛有几点非常迷人。一是美丽的海滩,20多平方公里的岛屿,随便哪个方向的海滩都漂亮,细腻的沙子,或者丰富的珊瑚,或者火山岛的岩石,无处不是风景,我们玩得最嗨的是在石螺口看日落。那天大家有点累,就买了些啤酒,买了些干海鲜,以及水果,在石螺口的海滩边喝边吃边等日落,某人更是爽爽地睡了一觉,没想到,那里的海滩还是一流的,与滴翠丹屏相邻,享足了口福、眼福和足福,所谓的足福,是赤脚走在细腻沙子上和柔软青苔上的美好感受。二是美食,包括海鲜和水果。海鲜是真新鲜,吃了好多顿以后,发现便宜的扇贝和鱿鱼是最美味的,从市场买了就在旁边的餐馆加工。涠洲岛上最多的水果是香蕉和木瓜,走在路上,随处可见香蕉林和木瓜树,价格不贵,最喜欢吃的就是米蕉,几乎每天都要买一大把,木瓜也很好吃,就是吃起来没有香蕉那么方便,相对吃得少一点。三是淳朴的民风,这一点太重要啦,一直对三亚耿耿于怀,虽然三亚的旅游资源不差,可是那些欺骗游客的行为太可恶了,会破坏一切美好的心情。涠洲岛不一样,没有遇到过欺骗我们的商家,我们的宾馆,几乎是可以不关门的,店主说,这里民风很好,一个小小的岛屿,做了坏事,谁都知道,生存不下去的。我却有另外一个解释。涠洲岛上有一个教堂,也是景点。本以为,这小小岛屿的教堂能有什么好看的呢,一看才知道不一样,非常漂亮的教堂,占地面积也很大,庭院深深,圣水池子壮观,树木葱茏,环境优雅,最重要的是,这个岛上大约三分之二的人是基督徒。对于教堂的介绍有一条,日本人侵略的时候,教堂曾是很多人躲藏的地方,日本鬼子让神父交出人来的时候,法国神父不交,最后牺牲了自己,我被深深地感动,宗教的教化作用是深远的。
2月2号回到长沙宁乡,开始春节假期。湖南的天气阴阴雨雨,太阳偶尔露个脸,所以,活动几乎都是室内的,最重要的就是去看望亲戚朋友,给长辈们拜年,看到他们都过得很好,虽然收入不如北京周边的人,但,生活状态绝对不亚于这些大城市的人们,心情开朗,豁达地看待人生,一切就都很美好。
9号回到北京,这些天也在办公室,写了一个基金申请书,算是完成一件不小的事情。不过,这不是我心里的重点,重点是追完了姐姐和侄女儿都推荐的一个综艺节目:声入人心,又是湖南卫视的节目,太好看了,美声歌手的节目,全是帅哥,以及很多好听的歌,把我迷得七荤八素的,最喜欢所谓的出品人廖昌永,把他的前世今生都在网上学习了一遍,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其实成名很多年了,只是我这样不关注美声的人,以前都不知道而已。看过很多关于他的采访、唱歌的视频,以及听过他的很多歌曲之后,结论其实很伤感的,巅峰期早就过去了,现在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太多的行政事务、商演、唱政治正确的歌曲,毁了他。在咱们国家这个体系里面,做纯专业很难出名,但出名之后,要想继续做纯粹的专业也是不可能的,尤其文艺界。比较一下,帕瓦罗蒂在70岁的时候举办告别演出,从30岁唱到70岁,廖昌永却在40多岁就明显地走下坡路,只有十几年的鼎盛时期。当然,不管怎样,带给我的欢乐是远远多于伤感的,感谢他们的歌声。我以前一直觉得自己的嗓音偏低(标准的女中音
),看过廖昌永的歌唱和访谈之后,深深地以为,中音是最好听的声音,让我自信陡然增加
。这些天,家里天天飘着廖昌永的歌,主要是他早期的歌。艺术是美好的,很遗憾我们家没有人从事相关的工作。


这是一篇没有逻辑的博文,一如这些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