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

(2018-11-18 16:12:18)
标签:

徒步

南梯

白云坨

分类: 户外
昨天,11月17号,周六,今年第21次驴行。
 
走的是斗圈-南梯-白云坨-五眼井路线,倒车了。
 
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

 

 

房山以磨盘柿子出名。两个星期之前,我就随驴队去离这里不远的一渡摘柿子,上个周六,他们又安排了一次摘柿子的活动,去的是杏黄。昨天一下车开始登山的时候,就看到路边的柿子树,碰到一个老乡,跟他聊。人家说,上周有两拨人摘柿子,被罚了一千多大洋,五百一次。问他:你们这柿子还要摘吗?说:自己摘不到了,太高了,不过,等年轻人回来就会摘。要真是碰到刁钻的村民,也就只能认倒霉了。这样,我们连摘两个柿子吃吃的念头都没有了,只剩下专心爬山。

 

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
 
我们开始上山的时候,大约8点40,稍微上升一段,就能看到农民房子里冒出的青烟,却并没有南方乡村炊烟袅袅的诗情画意,大家讨论的是烧煤是否雾霾的主要原因。
 
 

 

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
 
墙壁一样的山体。
 

 

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
 
 
 

 

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来到了南梯所在的位置。所谓南梯,就是一段陡峭的石头台阶,像是上天的梯子。
 

 

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

 

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
 
爬升比较快,要出一点汗,但也并没有什么危险。
有个朋友,恐高,就不敢来这种地方。
 

 

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
 
 
 

 

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
 
从南梯上来,就到了鳄鱼石,这里有一个小的指示牌,标明三个方向:南梯、北梯、白云坨。从南梯来,右边向下的路线是北梯,据说比南梯险,我还没有走过,因为担心危险,领队说,比铡刀石安全,你铡刀石都走过,北梯没什么可怕的。看来,以后有机会要去北梯走一走。很多所谓大名鼎鼎的危险路线,都有夸大其词的成分。其实,反而是一些小众的路线,没人说危险,但,危险往往藏在其中。我们走左边的路线,去往白云坨。
 
 
 

 

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
 
悬崖林立,山像被劈开了一样,里面的层状结构清晰地呈现出来。
 

 

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
 
这边的岩石颜色偏白。
 

 

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
 
天气很好,是初冬时节难得的风和日丽,阳光普照,几乎是一丝风都没有。
 

 

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
 
转到山的另一面,没有阳光的景象。
 

 

 

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
 
对面山上一条白色的腰带,不知道是人工修建的公路还是自然断层的岩石,很长一段路都在我们右手边。
 

 

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
 
看着路边的草丛和灌木丛,想着,做一只小鸟,在这种地方筑个小窝,躺在里面晒太阳是多么地幸福,高兴了还可以啁啾两声。
 
 

 

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

 

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
 
高度一直在上升,慢慢地,周围的山都从头顶到了眼下,颇有把世界踩在脚下的神气。
 

 

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
 
接近十一点的时候,先头部队找了个地方歇息,一边等待后面的人,一边吃点东西。一个领队带了咖啡,烧水煮咖啡,咖啡的香气弥漫,有驴友递过来饼干,说:咖啡有点苦,就着饼干好一点。这是什么样的日子!高山之巅,群山之中,秋阳高照,蓝山咖啡,美味茶点,有豪气,有浪漫,有柔情,夫复何求?!
 
 

 

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
 
远处高高的铁塔就是白云坨,要走过三四个山峰。
 
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
 
在1000米海拔的地方,居然有一片很大的松树林。松针落了满地,铺出一条柔软浪漫的道路,走进林子里,耳畔似乎有音乐流过。
 
 

 

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
 
穿过松树林,白云坨就在眼前,似乎毫无防备就完成了所有的爬升。
据说,这里被叫做白云坨,是因为南面的地形,使得水汽不容易发散,夏天的时候,这个最高的山头(1060米)常常被白云围绕。
 
 

 

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
 
 
 

 

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
 
下山的路很快。在第一个平台碰到一队人马,在玩儿无人机。昨天在路上,碰到好几拨人,来自不同的地方,走的路线也稍有差别,感觉这是一条人气很旺的路线。
 
 

 

2018年第21驴:南梯-白云坨
 
 
下得山来,才下午两点过,感觉比较轻松。
我是第二次走这条路线,上次是2017年6月3号,那天的爬升高度略低于昨天,但是路程和长度都是昨天的大约两倍,差别主要在后面下山这一段,我们坐车下去的,大约有四五公里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