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理工的offer
(2017-12-15 11:01:12)
标签:
帝国理工大学申请 |
分类: 大学申请 |
儿子周日(12月10号)早晨到京,一直忙忙碌碌的。
周日当天在爷爷奶奶家吃饭,午饭和晚饭,下午抽空去商场给他买裤子。
本来,服装之类的东西,在国外买最好,便宜,质量好,款式也不土气。可是,一个男孩子,是不善于逛街的,没人陪同的话,自己肯定想不起来去买衣服,鞋子大概还好一点。想起11月下旬,去伦敦参加怡和奖学金的面试前,儿子在微信上跟我说,要买双新鞋子,还需要买条西装裤,穿着去面试。我叮嘱的是,不要买便宜的鞋子和裤子,买好点儿的,好看又舒适。儿子就买了双鞋子,80多镑,与普通的30镑左右的价格相比,确实不算便宜了。后来听儿子说,这个新鞋子不如旧鞋子舒服,没事他还喜欢旧鞋子。那双旧鞋子是儿子去英国之前买的,当时考虑到英国雨天多,买了一双防水的,好像花了一千六七百,LG不高兴,说我给儿子买东西没有节制,掐指一算,都穿了快三年了,而且穿得舒服,我觉得挺值的。
这天,聊着聊着就不知道到哪里了。
周一回人大附了,去见老师和同学,晚上才回来。周二去机场拍机,回家吃的晚饭。周三继续去机场拍机,晚饭是跟暑假天文夏令营的一个同学以及他的同学一起吃饭,那两个同学获得了信息竞赛的丘成桐奖,从杭州到清华大学领奖。
昨天,儿子比较空,中午一起去橘子洲头吃湘菜,这是他每次回来必去的餐馆,虽然辣的直喘粗气,从来不曾放弃。昨天晚上也是一家三口一起吃饭的。
餐桌上,聊起儿子的那些早培牛娃们,谁谁谁已经拿到清北的offer了,谁谁谁已经降到一本线进清北了。
我一点都不羡慕那些孩子,一直最爱自己的儿子,也相信儿子的实力,是儿子的铁杆粉丝。
儿子批评我,盲目自信,井底之蛙,说,他们的同学比他厉害的多了去了,如果在中国,他根本没有机会。
我却不这么认为,他的同学中确实有人比儿子努力多了,提前很早就把高中的课本学完了,知识的积累比儿子提前很多。但是,儿子的知识积累一直在增长,而且,并没有采取竭泽而渔的方式,学得轻松,更加重要的是,儿子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出众,他们的绝大部分同学都比不了。
聊着聊着,又聊到剑桥,儿子认为,他不一定能录取,我和他爸却都认为没有问题,以他的简历和可以想见的满篇溢美之词的老师推荐信,以及他面试时候的几乎完美的表现,剑桥肯定会录取的。
儿子又说,那也不一定能录三一学院。
我问他:那你认为三一学院不录你这样的要录怎么样的呢?
呵呵,我可能有点自负,但是掰着手指头算算,国家队队员,数学物理竞赛都是AS年级就前五十有几个?
儿子显然是想多了。
又说到怡和奖学金,LG认为这个就不好说了,我心里也这么认为,但是绝对没必要丧失信心,就说了一句鼓气的话:我觉得怡和也没问题。
儿子突然就怒了,说:你们怎么这样?!我说了,剑桥录取不了!怡和也拿不到!
然后就气冲冲地从座位上起来,冲到自己的房间,摔门关门了!
我跟他爸面面相觑,这可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结果,因为一直是嘻嘻哈哈的气氛,还都喝着酒呢。
我突然想起儿子剑桥面试之后,也是一再跟我们强调,很有可能录不上。
思前想后,儿子是太想录剑桥了,唯恐上不了,才会有压力山大的感觉。
我反思了一下,可能我对他的期待太大了,他也想表现得太优秀了,才会有这一点反常吧?看来,以后还要注意一点。
不过,儿子的臭脾气也不好。
可能是周三的早晨,因为什么事情没有如他的意,他告诉我,帝国理工给他offer了,让他转我邮件,他就没转,也没搭理我,搞得我以为他是骗人的。
昨天再一次提及这事儿,才知道是真的,只是没有邮件,但在UCAS上面有显示,我看了一下,条件挺高,大概是两个A*两个A。
这么多争吵和期望之后,帝国理工的offer没有带来任何兴奋和愉快,就像晚上喝个酒一样平常,其实,帝国理工是所很不错的大学,在英国排名仅次于牛剑,是很多学子的梦校。
说句不好听的,剑桥要是真的没录,也就是去帝国理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