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儿子的话,写博客
(2016-11-11 15:54:04)
标签:
a-level |
分类: 留学英国 |
今天早晨,儿子微信电话,聊了差不多半个小时,这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似乎是这个学期最长的、唯一的一次长时间聊天。之后,儿子说:你也不写博客了?我受宠若惊。我写博客这么多年,这是儿子第一次正面评价我的博客,从前都是调侃我,虽然我知道那调侃也并不是真心的。像我这样长期被冷落的妈妈,绝对是给点阳光就灿烂,当即答应儿子,马上写,马上写。其实,我们家LG也是如此,看我有段时间不写,就会叨叨,忙啥呢?博客也不见更新。唉唉,也是的,忙啥呢?忙的都不叫事儿啊,上班,户外徒步,看看书,看看电视剧,怎么时间就没有了呢?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么高大上的感叹其实是轮不到我这样卑微的人的,但,终究时间也都流走了不是?
~~~~~~~~~~~~~~~~~~~~~~~~~~~~~~~~~~~~~~~~~~~~~~~~~~~~~~~~~~~~~~~~~~
翻出跟儿子的微信来,零零碎碎的事情也不少。
昨天,儿子回O校了,去参加一个engineering
conference(工程会议),这也是今天早晨能聊那么久的主要原因。昨天到了之后,儿子就发微信,“在O校,所有老师都认识我,尴尬”,我调侃儿子:“明星嘛,要尽早适应镁光灯下的生活”。这种会议,听上去很专业,儿子也是他们S校唯一一个去参会的,自己坐着公交车就去了。另外一方面,儿子借此机会回去看看老师和同学。可是,今天告诉我们:会议很好玩,有些动手的地方,时间安排特别紧凑,都没有时间去跟老师和同学聊天。我只关心:这样的会议能听懂吗?因为感觉很专业嘛。儿子说:能听懂,不过,需要聚精会神,所以,一天下来感觉挺累的。嗯,累就对了,说明动脑子了。
上周二(11月2号),儿子随化学老师去伯明翰大学听报告,报告人不是一般的牛人,而是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讲的主题也是获奖的内容
---
分子机器。我不懂,就问儿子,分子机器是啥?儿子给了我一贯的回答:不懂就别问。好吧,不懂就别问。据说,他们老师收到三张入场券,老师自己一张,另外两张给学生,儿子是老师选中的二分之一,多么自豪,多么荣幸。我同样问儿子:能听懂吗?儿子说:能听懂。嗯,我就很崇拜,估计我是听不懂的。当然,说不定演讲者讲得很好,我也能听懂呢。
上周六,有个格莱美奖获提名的歌手去他们学校演出,我很激动,结果儿子说:那个活动没啥意思,我没去。立马觉得我太low了,确实,格莱美奖的提名,与诺奖获得者比起来,不是天壤之别是什么?
学校的活动如此的丰富多彩,只要喜欢,养料和土壤都足足的,成长到哪里要看自己的本事啦。
这周二,儿子第二次参加SMC(Senior Maths
Challenge)。因为去年以11年级的身份拿了满分,儿子多少给了自己一点压力。从期中假期回来之后,花了不少功夫做练习题,甚至上个周末都还在做。这次的考试貌似非常顺利,考完之后报告:45分钟做完,30分钟检查,最后15分钟啥事儿都没干了。第二天,老师给了答案,自己估分,是满分。对了,最后给儿子安排的tutor是他们学校数学组的头儿阿先生,大概也因为知道儿子的数学好吧。有些花絮补补。今年年初的时候,儿子去S校参加课程选择活动,各科老师进行介绍,数学就是阿先生介绍的,完了之后有个做题的环节,儿子很快搞定,阿先生问他:你是不是那个O校的Dai?当时儿子就判断,估计入学考试成绩亮瞎了眼。这个学期开学不久,儿子在数学教研室外面看板报,碰巧阿先生走过,就指着板报上的一个数学题说:你看看这道题?儿子看了那道题,回到教室思考,大概十分钟解答出来,就去向阿先生汇报,问下答案对不对。阿先生立刻惊着了,说:这是他们学校去年的数学竞赛题,没有一个同学解出来。儿子就这样打响了在S校数学领域的第一炮。
我跟儿子说,我爱吹牛,你要多制造给我吹牛的原材料。我知道吹牛不好,吹得越厉害,往往跌得越厉害,可是,吹牛让我愉悦啊,心情舒服。
儿子回O校的时候,我叮嘱他,一定要把他们毕业时候的合影要一个,我要留作纪念。儿子老大不情愿,他一直觉得O校的地位不够高,不能与他的身份匹配,也是,一路牛校,从来都是骄傲地说出自己出身的人,怎么能接受一个非一流的学校呢?可是,我跟他讲,在O校的这一年,他什么也没有亏着。因了他的鹤立鸡群,老师们都无比重视他,给了他极多的关注,他也在这里才找到学霸的感觉,对比赛开始充满信心。尤其,最后的考试,连英语和经济都拿到了A*,换一个再好的学校,成绩也不会更好啊!难道这样的学校不值得纪念不值得感恩么?!O校这一年,绝对不负儿子。所以,我重申再重申,要张合影。结果,昨天,还是没有拿合影,儿子说没有时间,我相信他。他补了一句:不过,有个他的照片,出现在O校的宣传册上。O校真是把他当宝贝啊,我相信,儿子在O校已经变成了一个传说。(我这样的文风,很适合吹牛吧?)
~~~~~~~~~~~~~~~~~~~~~~~~~~~~~~~~~~~~~~~~~~~~~~~~~~~~~~~~~~~~~~~~~
周二的晚饭,阿先生请儿子吃饭。预告的时候,我们好激动,要跟老师单独吃饭了?后来,儿子说,不是的,这里的规定,每个学期tutor都要跟他的学生吃一顿饭的,阿先生和他的五个学生一起吃。又问:在哪里吃?回答:在学校。后来才知道,这顿饭是学生自己付钱的,五镑,薯条和三明治。我总算明白过来了,这规定实际上是:学生每个学期要和tutor一起吃顿饭的。不管怎样,也是保证交流的方式吧。
最近,儿子收到一张支票,32镑。事情是这样的。上半年五月份的期中假,儿子坐火车去Glasgow。往返的途中,火车都有晚点,造成赶不上后面的车,耽误了不少时间。为此,儿子给火车的运营公司维珍写邮件,投诉他们火车晚点造成的不方便,要求退钱。时隔五个月,维珍回复了,40镑的往返票退回32镑,只有8镑没有退。儿子的维权再一次取得胜利。这是儿子第一次拿到支票,还不知道怎么用呢。不过,这种事情肯定只是小菜一碟,分分钟就能搞定的。
~~~~~~~~~~~~~~~~~~~~~~~~~~~~~~~~~~~~~~~~~~~~~~~~~~~~~~~~~~~~~~~~~~
从今往后,活动很多,儿子自己都觉得时间有些紧张,需要做各种练习和准备。
儿子定了几个小目标,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但是,只要努力,都不是不可能的,我相信也祝福,儿子能实现他的那些“小目标”!
前一篇:长大成人
后一篇:第一次参加数学团体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