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的亮点
(2016-01-22 10:31:31)
标签:
英国中学文化吸毒酗酒 |
分类: 留学英国 |
某日,儿子说,他们居然有个同学因为喝酒醉倒被送到医院去了!
我问:是谁呀?
儿子说:是个泰国人。
次日,儿子再次报道更加严重的事情,据说他们有同学吸大麻。
我又问:是谁呀?
儿子说:是个泰国人。
嗯,是同一个泰国人吗?
不是。
我开玩笑,泰国人就是这样不靠谱,问问是不是人妖啊?
在儿子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中国的学校绝对不会发生的事情。
在咱们的学校里,管理是非常严格的。
记得念高中的时候,有个男生写给女生的信被截获了,教导主任在上午集合的时候念出来给所有的同学听,然后调侃:语句都不通顺还写什么情书啊?还是先学好语文吧。
还是念高中的时候,班上有个女生喜欢有个男生,男生告诉班主任老师了,班主任老师在班上批评了,但我记得没有点名,当然,终归是说,中学阶段就该念书,谈什么爱呀。这女生至今不见这个班主任老师,貌似之后的成绩也走在滑坡的路上。
别说实行,那时候连吸毒是咋回事都搞不清楚。
现在,我觉得,谈恋爱已经不算回事了,不谈恋爱可能反而让家长着急了。
走读学校当然不可能酗酒,哪里有酗酒的地方呢?
寄宿学校呢?寄宿学校除了夜以继日地学习以外,好像也没有时间做别的了。
老家的寄宿生,每个月放一次家,一次四天,也就是两个周末,其他日子都是在学校上课写作业。
至于毒品,更没有可能了。
所以,咱们的学校纯净得很,儿子也是一直在这样纯净的环境里成长的,无法想象一个学生居然酗酒吸毒。
现在,这样的事情发生了,该如何看待呢?
据在英国读过书的人说,在英国的中学,性和毒品是无法回避的,要有心理准备。
西方在这方面观念的开放可能是咱们无法想象的,人家从骨子里就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原来咱们崇拜西方,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是先进的,盲目模仿,这么多年过去,慢慢回过味儿来,也知道糟粕与精华同在。所谓人性的解放,不过是为放纵找个借口而已,将人性降低到动物层面上,否定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在我看来,实在乏善可陈。这些年,西方的停滞与他们的文化不无关系。
我跟儿子说:你会酗酒或者吸毒吗?
儿子说:当然不会了。
这样的回答才是我的好儿子。
不过,环境的力量有时候非常强大,还得有些具体的防范措施,出污泥而不染非易事。
昨天,儿子和另外三个中国同学(分别来自上海广州和香港)去给他们小学部的同学讲中国文化。
儿子感觉很好。
或许,把东方文化中的精华注入西方是个不错的主意,变污泥为清水,自然比出污泥而不染更加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