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IsaacDai2000
IsaacDai2000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984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 pain no gain

(2015-05-09 20:25:17)
标签:

育儿

骑行

山路

分类: 初中三年级

这是摔跤之后,儿子的评论。

 

5月2号早晨五点五十,我们出门,去喇叭沟门,5月3号,晚上将近九点回来,在外面整整玩了两天,非常愉快。

应儿子的要求,我们把自行车挂在后面出门。

 

2号那天,跟儿子同学一家约七点十分在怀柔雁栖湖汇合,儿子上了同学家的车子,同学的妈妈被赶到我们的车子。

继续前行大约五十公里,八点十分来到汤河口。

按计划,儿子跟他同学在这里下车,骑行去往喇叭沟门,家长们则驱车前往。

本来,沿着大路走,从汤河口到喇叭沟门原始森林公园的距离接近五十公里。

儿子他们为了避免跟我们一路,特意选择了一条小路,从碾子绕行,这样到达喇叭沟门就要走大约六十公里。

 

儿子同学的家长不放心,想要跟着孩子们走。

我们就顺着孩子们的路线,却错过了碾子那个路口,一直向西,走了一段之后发现错了,又折返回来,还从汤河口沿着G111国道前往喇叭沟门,最后大概十点十分到达景区门口。

按儿子他们的估算,他们得下午两点左右才能到,我们就先进景区玩。

边玩边跟儿子们保持联系,后来,山上的信号不好,就只能发个短信什么的啦。

 

到了下午大概一点半,儿子来电话,说:我们骑不动了,来接我们吧。

想到儿子四月二十九号那天骑行一百七十多公里,还没有缓过劲儿来,还有,从碾子往喇叭沟门走都是在山里骑行,有很多上坡的路,这样的结果应该说早就在我们的预料之中。

只是孩子,不撞南墙不回头,一开始就劝是完全阻止不了的。

 

接到儿子的电话,四个大人立刻以最快的速度下山。只是我们上行已经走了两个半小时多,这下山再快也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儿子们等了好久才接到,最终汇合的时候都已经三点半啦。

 

儿子颇有点受挫感,觉得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想目标,挺没脸面的。

我们却不这么认为,能骑这么远的山路已经很不错了。而且,自己规划的路线也没有走错,已经充分证明了他们的能力。但这种宽慰似乎不能解儿子的心头之痛。

 

后来没有什么活动,就去入住、吃饭。

晚饭之后,大家去散步,沿着一条山间小路往里走。

儿子就看中了那条山间小路,跟同学说:我们明天来骑这条路吧。

我不同意,那是一条窄窄的小路,而且,山道弯弯,上坡下坡绵延不断,怎么能骑车呢?

儿子的同学也有点犹豫,没有立即答应。

 

二号晚上打麻将、睡觉,儿子没有再提及骑车的事儿。

 

三号早晨起来,我们又去那条小路散步。

儿子又提起去骑车,依然没有人响应。

吃过早饭,我们计划去看高山杜鹃,在喇叭沟门的冰山景区。

儿子吵吵闹闹,说是不愿意去景区,还要去山间小路骑车。

但拗不过我们大人都愿意去爬山看景,最后还是去景区了。

 

一路上,不时提起要去小路骑车,同学依然不答应。

儿子退而求其次,跟他爸爸磨,又找同学借车。

自行车之于少年,多少有点类似汽车之于男人。

同学也有点不情愿,尤其那山间小路,各种不平,上次去汉石桥的时候就被扎胎,怎么舍得再次扎胎呢?

碍于情面,又拗不过儿子的一次次磨,没有明显地表示反对,也没有明显地表示同意。

我在心里不乐意儿子的这种行为,人家心爱的东西怎么能这么随便借呢?

而且,真心觉得骑那山路太危险了。

 

中午回到农家院吃过午饭,就看见儿子和LG准备骑车出门,我就没有说话,好歹有LG陪着,该注意的地方应该会注意,只能随他去。

 

玩了一天半,挺累的。

儿子他们走了,我们也都睡午觉去了。

刚迷迷糊糊要睡着,就听见儿子在外面喊:老妈!

我心说,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儿子说:我摔了。

我说呢,要不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还没问摔得怎么样,就听儿子说:没事儿,你睡吧。

我也没起身,看见儿子从带来的医药箱里拿出处理伤口的药水,自己在那里涂涂抹抹。

 

一会儿,LG回来,告诉我:你们家儿子下坡的时候,速度太快,连人带车摔了个前空翻。

我的天哪,那自行车砸身上了?

LG说,是啊,自行车砸身上了。

我这才坐起来,看见儿子的手臂上、大腿上大块大块的皮被蹭破了,但也没有明显的流血。

儿子说,没有什么事儿,就是蹭破点皮,摔下去的时候我缩了下脖子,没怎么受伤。

这回,幸亏借同学的头盔戴着。

 

然后,儿子评价说:摔得真爽。

 

其实,这是说到点子上了。

这一天,都在惦记要骑行山路,就跟魔怔似的,这下老实了,摔了这一跤,一切的惦记都烟消云散了,心愿了却之后的宁静,哪怕是受伤呢。

某种意义上,大概是前一天没有骑到目的地的挫折感促使儿子一直想证明自己吧?挑战山路只是他证明自己的一种方式而已,尽管失败了,儿子要说的其实是:你看,我不怕挑战!我敢去骑山路!

我体会到儿子争强好胜的本性,为了证明自己不惜付出代价。

 

我当然继续我的叨叨:说了不让你去,那地方就不是骑车的,你非得去,你看,摔了吧?

听着有点幸灾乐祸,其实是心疼。

也就是在这时候,儿子说了句:no pain no gain。

我回了句:哪是no pain no gain啊,明明是no zuo no die。

 

儿子有点迷骑行,有点时间就想出去骑车,现在晚上偶尔都会骑车出去,去转会儿。

去学校也是骑车居多,还骑车去进货补充自助货架。

对于自己的骑行技术颇有点得意,有点自我膨胀。

这次的骑行,带给儿子一些教训,山路、远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驾驭的,也不是哪个地方都能骑行的。

这样的自我膨胀,这样的挫折,几乎都是发展路上不可避免的。

我想,从这样的挫败中,儿子应该能吸取一点教训吧?

 

这周一和周二,都没有骑车上学,因为伤口没有恢复。

还在网上订购了一个头盔。以前不喜欢戴头盔,嫌憋屈,这次看到了头盔的作用。

 

No <wbr>pain <wbr>no <wbr>gain

No <wbr>pain <wbr>no <wbr>gain

这就是儿子骑行和摔倒的小路。LG拍的照片。据LG说,儿子的骑行技术不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变被动为主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