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见过的那些诺奖获得者

(2015-01-15 15:16:11)
标签:

育儿

诺奖

分类: 初中三年级

这个算吹牛的啦吧?吹吧吹吧,吹牛又不犯法。

 

缘起是这样的,儿子他们今天要听一个诺奖获得者的报告,这个人叫Dan Shechtman教授,真没听说过,是以色列理工大学的,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因为发现了准晶体。

这将是儿子第一次亲临现场、聆听诺奖获得者的报告,我特意为此给儿子准备了一点相关资料,免得到时候两眼一抹黑啥也听不懂。

话说,这以色列理工大学也不是盖的,最近十年获得了三个诺贝尔奖,号称以色列的MIT。现在就冲着人大附中的早培班孩子宣讲(他们的校长一起来),足见其眼光远大。人大附的意思当然是,别都盯着美国,世界上还有好多优秀的大学呢,我估计,这个大学的奖学金容易申请。

 

于是,开始跟儿子掰赤我见过的诺奖获得者。

第一个是Kroto,应该是1996年,那时候他还没获奖,但已经是呼声很高的人选了,他春天去我们学校演讲,秋天就获奖了。他得的也是化学奖,因为发现碳-60分子。

 

后来见过丁肇中,有一年他去科学院,做了一个很大的讲座,有点科普性质,我是去凑热闹的,讲他的发现基本粒子和寻找新的基本粒子的故事。记得一个细节,有人问问题,主持人画蛇添足地加了句:这是一个很愚蠢的问题。丁先生接过话说:没有任何一个问题是愚蠢的。这句话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也一直影响我后来对待别人的问题的态度,包括学生,再简单的问题我都回答。

 

应该是2006年一月份,在日本,也是回大学庆祝多少年,见到了李远哲,也是化学奖获得者,看着很温文尔雅的样子,符合我头脑中学者的形象。因为我也在大会上讲了个报告,下来茶歇的时候,他还走过来打招呼,礼貌地夸奖我的报告,一点架子都没有。后来,他也讲报告,但是,主题不是化学,而是全球一体化,关心环境问题人文问题。

 

2009年,为了纪念伽利略发明望远镜400年,被赋予国际天文年,也有很多天文的活动。国内有个比较大的活动,是在人民大会堂聆听大师的报告,有两个诺奖获得者,一个是咱们熟知的李政道,他讲的物理和哲学,更偏重于中国的哲学。还有一个是天文的诺奖(因为没有天文诺奖,实际是物理奖)获得者,贾科尼,是X射线望远镜的设计者,我一直认为那是一个非常天才的设计,八十多岁还奋斗在科研的前线。每每希望自己早日退休的时候,总是觉得惭愧。

 

还有一年在北大开会,见到了彭其亚斯·威尔逊,他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者之一,七十多岁还出来开会讲报告,秃顶得厉害,真真没头发。本来是想邀请他来我们学校讲个报告的,因为时间太紧,他没有答应,但在北大讲了个科普报告,我没有去凑热闹。

 

当然,我还见过不便说的某个诺奖获得者。

 

这些人都不一样,但也有一些共同点,真的都很有风度,很包容,没有任何架子,绅士得很,都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从来没有想过离开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快快乐乐地一直工作着。

 

按儿子同学的家长的说法,希望这一次诺奖获得者的报告,能够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中国的科学诺奖梦在他们这一代怎么也该实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辐条断裂之谜
后一篇:御用快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