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精彩收官

标签:
华山索道 |
分类: 旅游 |
8月23号下午,在兵马俑游览之后,大概下午三点多钟,就直奔离华山不远的地方住宿。
从16号离开北京,已经在外逗留八天了,风景当然没有少看,身体有些疲劳了。
大家都选择先搞好个人卫生,进行短暂的休整,因为火车票和机票都已经订好了,为了赶时间,约好了第二天早晨六点出发去游览华山。
五点多钟,出门去买些早点,吃一顿丰盛的晚餐,在院子里转悠,享受远离都市的宁静。
早早入睡,很香,一直到早晨五点半被闹铃吵醒,儿子单独睡一个房间,是我们去叫他才起床的。
六点钟,退房,车子准时来接。
到达华山售票大堂前面的时候,六点半,已经有人到了,但最早的班车要七点才开。
买了票,又到外面逛荡。
早晨的华山脚下,稍有凉意。
一直闻听,华山险。我心里有点不以为然,我想,总不至于有生命危险吧。此行中,LG是唯一一个登过华山的,那还是年轻的时候,晚上上去,看完日出,白天下来。听他那意思,真有的地方看着胆战心惊。我觉得,就是胆小吧。
遗憾的是,因为时间关系,也因为大家的体力都消减得厉害,我们不能用手脚登山,而是采取人家的建议:索道上西峰,步行至南峰→中锋→东峰→北峰,然后再从北峰索道下山。即使这样一大部分路线都是索道,我们还是花了溜溜的五个小时来完成,直到中午十二点半才下得山来。
早晨的华山,顶上见不到什么云彩,天气看起来不错。
华山脚下停了一大长排的旅游车,这些都是摆渡车,把游客从售票处送到西峰索道处。
摆渡车走了大约半个小时才到西峰的索道下面,路程不短。
顺便说一句,这摆渡车是收费的。当然,索道也是收费,还有门票。一共要460一个人,小半千啊。
陕西的旅游行业确实成熟,从这价格就可见一斑。
太阳出来,景色明亮。
又见奇葩英语,这个还真费解。
我们将它称之为“华山派英语”。
拾级而上,哥儿两好。
其实,华山的险,不是一定要用脚来体量的,坐索道更能体会。
西峰索道全长4211米,海拔提升894米,2013年4月才投入使用。
刚坐进去,大家就开始紧张,每个人都宣称,天哪,最怕了,我有恐高症。
这轿厢也是,怎么就有点晃悠呢?而且,离地面可真高啊!
据说,这个行程要花大约半个小时啊!
好在,都是自己人,一边紧张,还一边互相安慰和取笑,只是时间过得可真慢。
随着高度的上升,外面的风也越来越大,风声在轿厢外面呼呼地刮,很像冬天无情的西北风,轿厢也随着晃荡。我们心里都打鼓,这种天气也能开索道?山脚下的风和日丽都哪去了?
唯有臭儿子,这个平时号称有恐高症的人,看见大家害怕,他倒不怕了,还坐在里面晃悠,遭到大家的一致仇恨。他说,有个轿厢他就不怕,要是敞篷的他就怕。
哎呀,哎呀,说实话,我那时候宁愿自己爬上去,我觉得也没有这索道危险。
最值得庆幸的是,情报不准,实际上,索道只有二十分钟就上去了,谢天谢地,大家都松了口气,放开了捏出汗的拳头,又轻轻松松地开游了。
看见景色,就把索道带来的恐惧抛到脑后了。
这里有一颗红桦树,还带名片的,真好!想起来,我们平时看到的都是白桦树,树皮发白的。
西峰顶上,果然风光无限,山峦巍峨,云雾飘摇。
一眼望去,绿色还是占主导地位,与光秃秃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儿子终于同意照相了,看来也是觉得这个地方不一般。
开始自己登山了。
我非常喜欢华山顶上的风光,雄伟磅礴,而又郁郁葱葱。
摩崖石刻。
华山是一座道教山,这里有很多的道观,我们都没有进去看。
也看到了了几个道士,过着像是普通人的生活的样子。
山顶的风不小,又逢早晨(我们上西峰的时候刚刚八点),颇有些凉意。
好看的是,风一吹,山间的、山上的云就变幻不停,颇有白云苍狗的哲意与美丽。
从西峰下来,回首西峰,才能看到这种典型的华山山峰,笔陡的崖壁。
如果这样来看华山,就很容易理解“褶皱山”的概念了,褶皱的特征极其明显。
再见这样陡峭的崖壁。
转个圈儿,还看见褶皱。
雷电击中的树,或许过些日子还会再发新芽?
看见花草,总是忍不住驻足。这个应该是飞廉。
山上到处都会红丝带。问题是,谁,怎样,把这丝带系到了伸出悬崖的松树枝上?
南峰,是最高峰,2154米。
一路上,男士们就讨论,金庸的华山论剑是在华山的什么地方。来到南峰,终于看见了“华山论剑”的题词,而且是金庸先生的题词,心里就踏实了。其实,后来,在中锋和东峰也看到了华山论剑的石碑。
现在好多景点都与文艺作品有关,文字真能创造价值。
大概因为接近八月末,游人不多,天气依然凉爽,短打合适,长袖也不嫌热,又逢着天气晴朗,几乎没有什么要抱怨的。
这样的斜坡也是华山常见的风景特征。
说华山是成熟的景点是有根据的,除了价格之外。
这样的指示牌在很多地方都有,非常详细地列出了所在地与其他主要景点之间的距离,需要的时间,行走的路线等等,给游人很好的提示。当然,还有那些树的名片,也是做得很好的地方。
这里有一个叫“栈道”的地方,可以走过去看悬崖的风景。
儿子这时候就暴露他恐高的弱点,只敢在入口处紧紧张张地照个相了。
只是这个地方人很多,排大长队,我们也都没有走到最前面去。
准
备工作不足,逛到这里,相机没电了,里面的存储卡也满了,换手机,效果差多了。
天与地的分割线。
我们沿途几乎没有歇息,有的景点都没来得及看,时间少了点。
儿子穿的凉鞋,因为那双旅游鞋在西宁最后一天被雨水浸了个透湿。尤其,登山这种事情,于他,多少有点乏味。偶尔就会自己坐下来歇息一下,然后又以飞快的速度来赶超我们。
随身背的一个袋子里装着他的水袋,又是一个奇葩的东西,在美国买的,可以装1.5升水,能忍受高温,男孩子,永远都是以“玩”为第一重要的事情。
几乎九十度的梯子,看着很吓人,真正踩在上面脚踏实地的时候,反倒没有那么吓人了。
从北峰下去的索道。自从有了西峰索道的经历,北峰索道显得那么小菜一碟,没有人紧张了,而且,很快就下山了,呵呵,曾经沧海难为水啊。
北峰的索道不到十分钟就下山了,我们依然乘坐摆渡车回到售票处那里,高高兴兴地踏上回家的路。
从华山下来,腿肚子当然是有感觉的,但大家都很满足,一致同意:以华山作为此次行程的收官景点是十分地完美了!
LG一直说,他还要来华山,无论如何不坐缆车了,要亲自爬,一步一步爬上去,再一步一步爬下来,只有用手脚爬上去的华山才叫华山。或许有道理吧,但是,如果目的是看景,我所希望的,不过是再多一些时间,节奏再慢一点,当然,如果能够不西峰的索道就更好了。
华山,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