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行(七):茶卡盐湖

标签:
青海盐湖茶卡茶卡盐湖 |
分类: 旅游 |
茶卡盐湖,其实是个重复的名字,茶卡是藏语,意思为盐池,所以,茶卡或者盐湖就可以了。偏偏茶卡也是个地名,而且,汉人又不懂藏语,所以,茶卡盐湖放在一起叫好了。
从青海湖一路向北,翻越橡皮山,再下山,不久就来到了盐湖。
在青海湖明朗起来的天空又逐渐转阴。
这里的游人不多,停车场空旷得很。
下得车来,踩在地上,就跟沙地似的,其实,脚底下的砂子是盐粒组成的,不妨尝尝,真是咸的。
盐雕,染成彩色的了,十二生肖。
我在外面旅游已经很少买纪念品了,对于这种粗糙的东西当然没有任何兴趣。
但儿子有兴趣,买了三个生肖,除了自己的龙以外,还有两个其他的,不知道是谁的,反正不是父母的。
只是买回来以后也不见他送人,都不知道扔到哪个角落里去了。
平时旅游来这种地方的时候比较少,看着很新奇。
一看介绍,就知道盐湖是一个很有历史的特色湖,因为生活的需要,盐是很早就被发现的,包括大量出产盐的盐湖。
像茶卡盐湖,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被发现了,2000多年的历史啊。
关于制盐的传说,更加古远。
炎帝制盐的盐雕。
茶卡有不少的盐雕,只是风吹日晒,尤其是雨打风吹,这些盐雕都在一点点被剥蚀,炎帝的脸已经不成样子了。
很容易想到,雨水流过,一些盐分就会融化流失,所以,如果要保持雕塑的持久性,对其表面进行处理是必须的。
当然,这里的盐雕也是不断推陈出新的。
太阳躲到云后面,风从盐湖来,一下子觉得很冷了,儿子也穿上了他的外套,帽子都戴上了,手还缩在袖子里面。
盐湖里面,氯化钠的含量极高,达到95%,远远高于常温下的饱和度,所以,很多的盐都结晶了,看起来就像在湖面上结冰了一样。
游客们都要下到湖面上,亲脚踩一踩盐的湖面。感觉还真不一样,虽然湖面并不因为你的体重而下沉,但,确实有一点点下陷的感觉,只是弹性较好,很快复原。比起泥土来,盐土的感觉要柔软一些,估计是因为含水的缘故,类似湿润的泥土。
也有水分比较多的区域,有的人就赤脚走进了盐湖。
我没有赤脚进去,但用手感受了一下,发现盐水的温度较高,这样凉的天气,觉得很温暖,似乎比气温要高一些。
想起现在的一种美容方法就是盐水浴,真后悔没有进去泡泡脚。
乍一看,很像是洗衣服的泡沫。
这里的一个旅游项目是坐小火车看盐湖,但我们去的时候,小火车已经不开了,不知道是因为季节的原因还是因为小火车出问题了。铁轨自然是为小火车准备的,一直延伸到盐湖的深处。在这样的环境里,铁轨非常容易生锈,其寿命应该比正常环境下的短许多吧?
可惜天公不作美,到处都是灰蒙蒙的。据说,有阳光的时候,由于盐粒的晶体结构,会看到很漂亮的颜色,甚至海市蜃楼,只能留下遗憾了。
很像平时用的腌制盐,茶卡的盐是可以直接食用的,开采成本非常低。
青海的盐湖很多,大大小小的有100多个,茶卡也不是最大的,茶卡排名第四。最大的盐湖是查尔汗盐湖,但是离西宁太远,距离格尔木很近(60多公里),从西宁去就不那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