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即将出世

标签:
烹饪爱好学习奶茶育儿 |
分类: 初中二年级 |
这些天,儿子热衷于菜谱和下厨。
导火索应该是上次青年营活动,看着好朋友和同学煎鸡蛋,手痒痒了。
深挖思想根源,应该是好吃。
按他自己的说法,吃货都是好厨师,只有吃货才知道要的是什么味道。
自国庆假期最后一天煎了七个鸡蛋,就开始留意了。
翻看家里的菜谱,我们家还是很有几本菜谱的。
说:我要学着做卤菜。
这起点,太高了。
卤菜,那得去买中药,得用大锅,得使劲熬。
教育他,学习也得循序渐进,你先把鸡蛋炒饭学会了。
卤菜,是大厨的活儿。
要是能做卤菜了,你就出师了。
上个星期,翻看家里的那本“舌尖上的中国”,很认真。
睡觉之前,躺在床上看,看着看着说,我要做这个,我要做那个。
然后说,我睡不着,太兴奋了,老爸老妈去买材料吧。
这急性子。
平时哪有时间呢?一早起来就去上学,不在家里吃早饭,天黑才回来,饭菜都已经做好了。
只有拿着菜谱浮想联翩了。
昨天,周六,终于有时间了。
周五晚上就说好了,周六的早餐由他负责。
喝的是豆浆,儿子自己做,这个倒是以前有经验,容易。
把黄豆洗了,倒到豆浆机里面,加水,通电,选择,开始,就可以了。
注意的是豆子的量和水的量,以及用电的安全。
话说,虽然容易,孩子他爸还不会呢。
吃的呢,是儿子的主要学习项目,蛋炒饭,也就是我们推荐的起步菜单,也是儿子喜欢吃的。
先从鸡蛋搅拌开始,看似很容易的活儿,没干过的看着也显得笨手笨脚。
给鸡蛋液加盐,完全没有概念,我得在旁边指导着。
放油,锅里面还有水没烧干,有点溅油出来,这个也得学。
米饭呢,是前一天晚上放到电饭煲里预约的,这事儿儿子学得快,凡是操作设备的事情对他来说都很容易。
开始炒,加鸡蛋,加盐,加水,一点点。
儿子说:这蛋炒饭得加点葱才香啊,给弄点葱。
可惜,家里没有葱了,儿子的感觉是对的,吃货就是知道该加什么味道才好,不加什么味道才纯粹。
爷爷奶奶留了些茶盐蛋,也要吃。
让儿子蒸热即可。
没用过蒸锅,从加水,到用个碟子装上鸡蛋以免污染了篦子和锅里的水,都要从头学起。
据说水放少了,因为儿子担心水多了费煤气。
看不出还是个懂得节约的孩子。
儿子说,先做豆浆,因为豆浆需要的时间最长,再蒸上茶盐蛋,最后做蛋炒饭,这样最省时间。
我表扬,这时间安排得不错。
儿子说,这是小事,想想我们小学奥数课上的统筹学,爸爸妈妈和我去理发,谁谁谁多少时间能理完,按什么顺序最节省时间,比这个复杂多了。
行,奥数没白学,还知道应用。
一桌子上来,大家都大赞,确实没有一个做砸的,味道都还不错。
儿子自己评点,这蛋炒饭没有葱差了点儿,水也多了点,得炒干一点才香。
看来,前途无量。
LG开始做梦,以后,就享儿子的福了,满汉全席为时不远了。
晚饭,吃螃蟹,顺带炒个海螺丝。
还是儿子主厨,蒸螃蟹,炒螺丝。
自己喊:某某某大厨辣炒螺丝要出锅了!
当然,我在旁边作指导,味道非常不错!
完了,嫌螃蟹(闸蟹)没有什么肉吃,自己又下厨煎了个鸡蛋、炒了个蛋炒饭,这一次完全没人指导,因为我和LG都忙着吃螃蟹,自己搞得很不错,都很成功了。
放心了,以后就是我们出差,自己也能整桌吃的了。
晚上,我们去逛书店,儿子挑了两本物理科普书,还有老师推荐的两本书。
剩下的就是两本菜谱,一本家常菜,还有一本是面点,面点总是很有诱惑力。
今天的早餐,儿子做奶茶,从书上学的。
牛奶、砖茶和黄油。
我从来没有尝试过,也不知道怎么做,儿子是自己从书上看到,完全都是他自己操作。
会用滤网过滤掉茶叶之类的渣滓,比我精致。
应该是很简单的做法,难得的是敢于尝新,这大概是孩子的特点,我们总是老套路。
味道还不错。
儿子总结差距,味道淡了一点,黄油多了一点,把剩下的部分多熬一会儿,可以让水蒸发掉一些,味道就会浓一点。
果然可塑。
一切皆好,好茶好饭指日可待。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儿子做过饭之后的厨房,基本上与洗劫之后的无二致。
台面上,地板上,洗菜池子里,没有什么做饭的元素看不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