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虎妈

(2011-07-16 16:30:59)
标签:

isaacdai

虎妈

母子

育儿

周四的晚上,照例儿子踢球,我走步,夏日的微风拂面,岁月静好。却在某个拐角处,听到声嘶力竭的哭喊:妈妈--,过来!妈妈--,过来!顺着声音看过去,一个约摸两岁不到的女孩站在跑道内侧,伸着手,面朝跑道外侧,在不停地哭喊,再顺着孩子的眼光看过去,在跑道的外侧站着一对年轻的夫妇,显然是孩子的父母。我看了一会儿才明白,原来是父母希望孩子自己穿越跑道。小女孩看着川流不息的跑步走路的人群,显然感到害怕,希望妈妈过去牵着她的手一起过跑道。妈妈岿然不动,爸爸想过去,被妈妈阻止了。过了一会儿,小女孩显然看出妈妈不会去牵她的手了,终于边哭边步伐踉跄地穿过了跑道,妈妈一下子抱起了她。虽然我没有听见,猜测妈妈一定狠狠地表扬了她,夸她勇敢,夸她很棒,当然也夸自己,说:你看,妈妈说了你能过,你就过来了吧!一定还得得意地向老公夸耀一下。

 

说实在的,看到这一幕心里并不好受,不仅因为孩子的哭喊让我挺心疼的,更因为妈妈的要求过分了,也不只是我,驻足的有好些人。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词就是虎妈。今年早些时候,美国虎妈名噪一时,我没有特别在意。有一次带儿子去上外教的课,外教问我:你怎么看虎妈?我说我不太清楚这个事情。他把虎妈写的书递给我,说:我所在的大学要求我就这个现象座谈一次,你看看?儿子上课的时候,我就粗粗地翻了一遍这本书,留下几个印象。首先,这个妈妈其实并不是中国人,是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只是有亚裔的血统,为什么要借中国人的名呢?显然,这件事情在中国最有市场,因为中国有很多虎妈,这是作者的聪明之处,她要的是钱;其次,这本书并没有任何文学价值,也就是说,虎妈自己的文学造诣乏善可陈,不过是像诸多博客写者的白描而已,本不值得如此渲染的;第三,孩子也并不能说已经成才了,到现在所做的事情不过是学习,并未有什么自己创作的作品,将来是否会创作很难说,而且,就这样的培养方式来说,恐怕已经不具备创作的能力了。结论就是,我不喜欢这本书,更不喜欢这个妈妈,就她借中国妈妈这个名就让我鄙视她的人品,这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妈妈,也是一个牺牲女儿满足自己的虚荣的妈妈。

 

如果我是那个女孩的妈妈,我不会这样着急。当孩子不具备穿越跑道的心理准备的时候,就等一等,当孩子具备这个能力的时候,孩子会主动提出来的。妈妈最重要的责任不是拔苗助长,更不是以孩子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应该是给孩子一个爱的世界,让孩子知道,无论什么情况下妈妈都是他避风的港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奔波的苦与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