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之行(二):黄龙洞

标签:
isaacdai张家界黄龙洞旅游 |
看黄龙洞是在梯玛神歌的前面,8号的下午,梯玛神歌是8号的晚上。
黄龙洞并无什么特别的,不过是一个溶洞而已。地球表面看起来结结实实的,其实,地表下面有很多空洞,而且,就像多变的地面一样,地下也有各种地貌和地形,如山,如河。经常听到的有贵州的溶洞,桂林的溶洞,张家界的溶洞相对而言成名较晚了,但也算是一个景点,也有值得说道的地方。
一进入黄龙洞景区,就感觉不一样的风景,这门口的公园非常漂亮。入口处有一个音乐厅,屋顶是斜斜的,更令人称奇的是屋顶上面长满了绿草,想象这里面一定是很荫凉的。话说这张家界只有一个颜色,就是绿色,山也罢,水也罢,在这个夏季都是绿的,绿得郁郁葱葱。尤其,那山,就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绿色的毯子,看着那么踏实,虽然绝大部分应该是次生林,总让人产生原始森林的错觉。是啊,这个地方水分非常充足,适合植物生长,树木和草的绿色都和北京不一样,透着那么一股子生机,而且,很肥实厚状,颇有发展前途之景观。不像北京的树木的绿,好像是费了老鼻子劲才绿起来一样,这张家界的绿,绿得轻松自如天然。
从门口到黄龙洞还有上百米的距离,这一路有溪水陪伴,有小湖点缀,也有那小花开放,看得出人工的修饰,但还不失自然之趣。临到售票口的地方,有一个吊桥,很是符合我的喜好。一个人跑到吊桥上使劲晃悠,令一位导游姐姐心惊胆颤。不过,也有同道中人,几位哥哥迅速加入我的队伍,大家一起晃啊晃,就看谁的能耐大。


再往前一点,是一长排的水车,小溪的水冲击着水车,带动水车缓缓地转动。南方,原来是用水车作为一种动力的,水流带动水车,水车的另外一头可以是一个磨,磨米,或者其他器械,总之,通过水车,让水替人干活。

来到黄龙洞的门口,是一大排名人题字,仔细看看,就明白了,字写得好不好不重要,名气大小才最重要。
进得洞来,就可以看见常常听见说的钟乳石、石笋、石柱,钟乳石从洞顶往下长,石笋从地面往上长,如果钟乳石和石笋连起来了,就算修成正果石柱了。各地的钟乳石都不一样,因为成分不一样,虽然都是碳酸钙为主,但有些条件的改变就会带来很大的外形的变化,比如,碳酸钙的浓度,水流的大小,其他成分的参与。北京的银狐洞非常漂亮,是那种发亮的乳白色的石头,灯光之下一片银白,像白雪一样。在这一点上,黄龙洞就差远了,只是普通的土黄色,就像我们在地面看到的表层一样。

看看这幅画面,命名为“黄土高坡”,觉得非常形象,坡度合适,颜色合适,连褶褶都一样一样的。

还有这幅梯田,也很形象,在我看来,也很像海边的盐田,一圈一圈儿的,显然是水过的痕迹。

这个呢,细细密密的,也有点像盐巴哟,是不是我太喜欢盐了?或者蘑菇?

暗河,一般是溶洞的最底层。溶洞里面没有天然的光线,分叉很多,层次也很丰富,不小心很容易迷路,汤姆索亚历险记里面就有汤姆他们出游的时候在溶洞走失的故事。倒是这暗河,路线非常清晰,反而不容易走丢。


看到了吗?植物!绿色植物!要知道,溶洞里面是没有阳光的,怎么可能有植物呢?答案是有的,看看谁能猜出来。

看看这林立的石笋,充满了黄龙洞。这里的石笋密集,而且,非常肥壮。与之相对的是钟乳石不多,同时又非常细瘦,挂在顶上,只有冬天屋檐下冬天的冰凌子那么大小,这一点也让这个洞有点逊色。

这是黄龙洞的镇洞之宝:定海神针,这名字不知道被多少溶洞用过,但这个“针”还是有点名副其实的,又瘦又高,将近20米高呢。钟乳石的生长速度当然是各个不同的,与洞顶滴水的速度紧密相关,一般一万年大约长一米,也就是说,一百年长一毫米,所以,钟乳石是年龄为几十万年的地质结构。这根定海神针距离洞顶还有六米,也就是说,大约六万年之后,她将修成正果,称为一根石柱,只是这根石柱是从地面一厢情愿地长成的,可见,一厢情愿也能修陈成正果。
黄龙洞并无什么特别的,不过是一个溶洞而已。地球表面看起来结结实实的,其实,地表下面有很多空洞,而且,就像多变的地面一样,地下也有各种地貌和地形,如山,如河。经常听到的有贵州的溶洞,桂林的溶洞,张家界的溶洞相对而言成名较晚了,但也算是一个景点,也有值得说道的地方。
一进入黄龙洞景区,就感觉不一样的风景,这门口的公园非常漂亮。入口处有一个音乐厅,屋顶是斜斜的,更令人称奇的是屋顶上面长满了绿草,想象这里面一定是很荫凉的。话说这张家界只有一个颜色,就是绿色,山也罢,水也罢,在这个夏季都是绿的,绿得郁郁葱葱。尤其,那山,就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绿色的毯子,看着那么踏实,虽然绝大部分应该是次生林,总让人产生原始森林的错觉。是啊,这个地方水分非常充足,适合植物生长,树木和草的绿色都和北京不一样,透着那么一股子生机,而且,很肥实厚状,颇有发展前途之景观。不像北京的树木的绿,好像是费了老鼻子劲才绿起来一样,这张家界的绿,绿得轻松自如天然。
从门口到黄龙洞还有上百米的距离,这一路有溪水陪伴,有小湖点缀,也有那小花开放,看得出人工的修饰,但还不失自然之趣。临到售票口的地方,有一个吊桥,很是符合我的喜好。一个人跑到吊桥上使劲晃悠,令一位导游姐姐心惊胆颤。不过,也有同道中人,几位哥哥迅速加入我的队伍,大家一起晃啊晃,就看谁的能耐大。


再往前一点,是一长排的水车,小溪的水冲击着水车,带动水车缓缓地转动。南方,原来是用水车作为一种动力的,水流带动水车,水车的另外一头可以是一个磨,磨米,或者其他器械,总之,通过水车,让水替人干活。

来到黄龙洞的门口,是一大排名人题字,仔细看看,就明白了,字写得好不好不重要,名气大小才最重要。
进得洞来,就可以看见常常听见说的钟乳石、石笋、石柱,钟乳石从洞顶往下长,石笋从地面往上长,如果钟乳石和石笋连起来了,就算修成正果石柱了。各地的钟乳石都不一样,因为成分不一样,虽然都是碳酸钙为主,但有些条件的改变就会带来很大的外形的变化,比如,碳酸钙的浓度,水流的大小,其他成分的参与。北京的银狐洞非常漂亮,是那种发亮的乳白色的石头,灯光之下一片银白,像白雪一样。在这一点上,黄龙洞就差远了,只是普通的土黄色,就像我们在地面看到的表层一样。

看看这幅画面,命名为“黄土高坡”,觉得非常形象,坡度合适,颜色合适,连褶褶都一样一样的。

还有这幅梯田,也很形象,在我看来,也很像海边的盐田,一圈一圈儿的,显然是水过的痕迹。

这个呢,细细密密的,也有点像盐巴哟,是不是我太喜欢盐了?或者蘑菇?

暗河,一般是溶洞的最底层。溶洞里面没有天然的光线,分叉很多,层次也很丰富,不小心很容易迷路,汤姆索亚历险记里面就有汤姆他们出游的时候在溶洞走失的故事。倒是这暗河,路线非常清晰,反而不容易走丢。


看到了吗?植物!绿色植物!要知道,溶洞里面是没有阳光的,怎么可能有植物呢?答案是有的,看看谁能猜出来。

看看这林立的石笋,充满了黄龙洞。这里的石笋密集,而且,非常肥壮。与之相对的是钟乳石不多,同时又非常细瘦,挂在顶上,只有冬天屋檐下冬天的冰凌子那么大小,这一点也让这个洞有点逊色。

这是黄龙洞的镇洞之宝:定海神针,这名字不知道被多少溶洞用过,但这个“针”还是有点名副其实的,又瘦又高,将近20米高呢。钟乳石的生长速度当然是各个不同的,与洞顶滴水的速度紧密相关,一般一万年大约长一米,也就是说,一百年长一毫米,所以,钟乳石是年龄为几十万年的地质结构。这根定海神针距离洞顶还有六米,也就是说,大约六万年之后,她将修成正果,称为一根石柱,只是这根石柱是从地面一厢情愿地长成的,可见,一厢情愿也能修陈成正果。
前一篇:张家界之行(一):梯玛神歌
后一篇:张家界之行(三):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