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话语权之争》
其实这个部分是最不好写的,因为与我微博上的朋友们距离是最近的,在此我严正声明,以下都是本人的一孔之见,如果磕着谁碰着谁都非故意有所指,只是就这个行业的一项问题说出我的个人看法。谢谢大家的理解!
从来没有哪个行业象影视行业这样对于话语权的争夺如此激烈,爆发了无数的口水战甚至是官司,这不是一个平常心的行业,这是一个名利场。
围绕电视剧的创作,主要的话语权争夺是在导演和编剧之间产生的,署名权之争“XXX作品”由来已久,带着很深的个人英雄主义,使因为有人明确的认识到这样的提法可以左右采购平台采购人的判断,最主要的还是自己想扬名立万获得更加高的知名度的一种做法,也是因为这样做还是有一定的市场,其实大可不必,我们作为采购人,对于导演和编剧的认知是你不需要署名的,而这样的署名一般发生在导演身上比较多,因为到了后期制作,编剧几乎就已经完全不参与了,随着市场的成熟,这样的署名当下已经很少了,不是导演懂得尊重编剧了,而是导演们明白了,这样的署名其实也是双向的,作品火了你跟着沾光,作品失败也是你明确的标签,而作品是否能够成功不播出都是不好判断的。当初市场产量小的时候,作品成功的概率非常高,当下产量不仅大,观众口味变化也快,播出又受到各种因素的困扰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众多作品中想一枝独秀难度很大,而且众口铄金的日子更是一去不复返。
署名权的争夺硝烟弥漫,然后宣传的主导权又起纷争,在这个战场的争夺中,导演也是占了绝对上风的,这跟这个行业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作为编剧也不要有太多的心理不平衡,毕竟在您把最后一稿剧本提交以后,再度创作就应该全权交给了导演和主要演员,因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工作范畴和工作内容,相互之间既是相通的也是不通的,这种距离产生许多矛盾都是可以理解的,至于孰对孰错,要看个人的理解。有一个现象是可以观察的,很少看到著名的编剧去说这个事情,争这个署名,倒是纷争起自导演!上字幕时几乎没有编剧在边上,制作公司也使默许的。
随着产业做大作强,市场上产生了导演也挂名编剧,演员开始做导演,制片人也挂名编剧的诸多状况,导演参与剧本是一个不错的事情,前提是这个导演要有很好的文学功底,那种纯粹不讲究文学功底,只靠画面像征服观众的导演,写出来的作品也是非常可怕的。演员作导演这个事情就更加值得商榷了,最极端的事体现在自己自编自导自演,最初出现的时候还真有成功的作品,但是随后就出现了严重问题,这样的三栖主创丧失了站在客观立场的判断,略微一膨胀,他的作品就会一落千丈,这个还真不值得提倡。制片人挂名编剧可能是因为剧本涉入的比较深,已经起到了编剧的作用,所以挂名,其实这个也不值得提倡,作品本来就是你的,挂不挂这个名并不太重要,除非您非要使得自己更加出名,因为要您直接创作一个剧本一般是不灵的,判断修改能力强不代表就能直接当编剧。其实相互交叉对大家都是好的,不好的是深度错位的交叉,然后为了名利在作品成功后相互争抢,有名就有利是没错,如果大家各安其所也不失为一大幸事。
编剧和制作方的话语权争夺目前一直比较激烈,主要体现在编剧权益似乎得不到保障,编剧利益经常受到不正当的侵食,当然这里所说的编剧所受的境遇是不同的,因为一流编剧,公司捧着,二流编剧,公司等着,三流编剧,公司顶着,四流编剧和枪手,那只能听公司横着了。所以您自己所处的地位决定了江湖的话语权大小,如果目前不能解决这个矛盾你惟有用自己的作品为自己定级别,希望你早日进入二流以上,日子就好过了。而对于制作方,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请您还是讲点诚信,别偷创意,别拖钱,别乱指点,别推下船,大家应该共同努力同舟共济,诚信可能会带来超值的回报!正常的编剧都是一批情感至上的动物,你欣赏他,他会拼死回报!如果是盲流混子另当别论。
话语权另一格焦点是制作公司与播出平台的争夺,看起来电视剧市场一直是买方市场,好像一切都是买方说了算一样,其实我对这个论调还是持商榷的意见,因为电视台怎么说都是被动的,你只能在已有的作品里去甄选,电视台发表意见都是非常具体,不像公司抓项目可以天马行空,制作公司也不过是用各种方式和方法来影响电视台的认同,从而达到自己作品顺利销售的结果。电视台所谓的主动权也不过是公司给你的虚拟皇冠。毕竟“买的没有卖的精”流传了几千年。如果有播出平台的人一定认为自己话语权最大,拿只能说明你没有认清自己,夜郎自大,不是因为你的水平,而是因为你口袋里的钱。
话语权当然不止这些,在这么大的一个行业里面,话语权是多方面的,还能讲起来比较重要的就是在各种媒体上的影评人的角色以及所谓大v对于许多作品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有作用的,会影响到作品的评价,播出收看的指引,话题的制造等对作品加分,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目的和背后有什么样的交易,这个话语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作为营销平台上重要的一环。
凡此种种话语权的争夺,都是常态的,也是良好的,只要大家都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当作风景看是不累的。谁占上风取决于当时的态势,整体上看是均衡的。如果一定要在这个话语权上争个你死我活的人,那就说明名利于你太过重要,这样的人,后面的失败会很快到来,没有百分百的精力创作怎不失败呢?!这些年我们看到太多失败的例子,你说作品不讲人品,我不信。
话语权之争如果能够演变成为一种行业各层次主体的一种良性互动,那是善莫大焉的好事,即便是不能良性,也不要刀刀见骨的对砍,毕竟大家都靠这个行业混饭吃,依存关系非常明显,唇亡齿寒的道理都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