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03月26日

(2013-03-26 14:07:40)

在我们这个眼花缭乱的电视剧市场,没点危机意识和危机潜意识,实在是个令人担心的事儿,这里成功与失败就在一念之间,大家都乐于分享成功的喜悦与辉煌,却很少看到失败者满含泪水的退出。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巨大的危险每天都悬在我们的头上,做为旁观者,做四个风险提示。

电视剧市场目前的风险:(一)是播出平台正在接手制作平台的风险。各主要播出平台大量签约的期货,无疑把制作风险转化到自己手中,将来会更多出现采购时预估非常高的作品,播出时根本达不到收视及影响预期,即便是再拼命吆喝也无法达到高潮。当然再回到完全审成片不现实,但是采购方也要注意节奏,不能为了圈地就萝卜多了不洗泥,我觉得电视剧这种大宗商品在前期采购中风险巨大,而主要播放平台基于竞争压力,出现了一定盲目性,看起来是制作公司得利,实际是一旦播出不好,尾款难以回笼,资金链断掉是随时就能发生的事情。制作和采购必须保持适度的理性。
电视剧市场目前的风险:(二)许多大公司不经过创作沉淀盲目上马项目。都没有做老店的初衷,所以拼命圈钱占项目,今朝有酒今朝醉,借着成功的余威和影响多做快做,赚快钱,策划不彰,剧本不磨,演员不挑,其实电视剧创作队伍就那么大,就跟我们的环境与资源一样,过度以及不按照规律开发没好结果。最近两年,一些中小公司做出了不少质量成色不错的作品,就是因为上马谨慎,前期充分,市场调研与预估准确。要对作品有敬畏之心,我们看到一些所谓大公司,项目多,烂项目也多,据说就这样钱还花不完,不过恶性循环之后,后面的烂摊子无法收拾,很快倒闭也不是危言耸听吧!什么是百年老店,就是坚持自己的标准,在利益面前不动摇。
电视剧市场目前的风险:(三)不是这个行业缺钱而是涌进这个行业的钱用不完。于是各种目的各种需求各种主张各种手段把这个行业推上了花枝招展备受瞩目的潮头,你方唱罢我登场,市场的自我净化功能明显滞后,平台做收视模糊判断标准,主管部门限制频出压缩创作空间,制作公司盲从纷纷走量造成品质不保。虱子多了不痒钱多了乱花,都是一般规律。体制原因造成市场浑浊,无法实现基本的净化调节功能,平台和政策又把这个行业推向更加不可确定性,于是制片方挖一勺子就走,编剧写一部能赚钱就干,平台购买以演员阵容当标准或者作品要能唬的住人……其实观众看不见什么有品质的剧,骂声甚至超过了表扬。电视本来就有江河日下的趋势,长此以往加快衰退电视剧要争得头功吗?!
电视剧市场目前的风险:(四)播出平台的采购与编排人员自以为能把的准脉。特别是优质平台,很多剧绝对收视数据很好,而如果扣除平台优势其实很难看,但是没有人自我反省,跟我们的国家一样,决策者很少反省,而反省者大多不是决策者,恶性循环的结果是骂人者越来越多!电视台采购人员更换频次应该是最快和最频繁的,花钱谁不会啊,是基本的声音,其实这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只不过当下的社会谁还有工夫研究专业呢?看到许许多多的制片方和电视剧主创(导演和编剧)几乎一直口径说电视剧的乱象是采购人所代表的电视台造成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作为国家电视台盲目追求收视率,没标准的超常规炒做,甚至把新媒体一同拉如染缸。当然这个全员不专业的国家,独独要求电视从业人员专业也太理想主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3年03月25日
后一篇:2013年04月07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