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盯住、浮动汇率制的优缺点
(2013-09-10 16:01:54)分类: 经济学思考 |
1、固定汇率制度优点:我国的对外贸易,不管是对美国的还是其他国家的,大部分合同都是以美元计价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有利于中国对外贸易投资的结算,使我国的贸易商规避其中的汇率风险,而且,盯住美元制度有利于稳定国内私人部门取得的外汇资产价值。
固定汇率制(古典金本位制)缺点:在一国收支不平衡时如何自动恢复均衡的国内的调整机制(而不是通过该国汇率浮动调整)见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P243;一国的工资和价格急剧上升时(该国商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上升),固定汇率制度下,该国必须通过国内的通缩或国外的通胀才能回到均衡点。——对一国独立货币政策的掣肘。
固定汇率制度缺点:当一国外汇储备不足的时候,极易遭受投机攻击的困扰。
固定汇率制度缺点:当长期锁定某一主要货币而导致本币币值高估,当本国经常项目顺差持续减少,甚至于出现巨额逆差时,当国外投资者意识该国的外汇储备不足以偿还所欠外债,于是出现清偿危机,在其它众多不稳定因素诱导下,引发撤资行为,从而导致货币危机。如2001年底阿根廷公共债务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受阿根廷比索贬值的影响,2002年年底已上升到123%,2003年阿根廷需要偿还债务本息达296.14亿美元,相当于中央银行持有的外汇储备的2.9倍。(中国是外汇储备过多的问题:长期锁定美元而导致本币币值低估,双顺差带来过剩的外币,将外币换成人民币产生了对人民币的需求,造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为了维护汇率的稳定,央行购买多余的外币,这样一来多发行的人民币就产生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央行为缓解通胀压力,又会回笼货币,但这会带来巨大对冲成本))
固定汇率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汇率既固定又可以调整)的崩溃(因为致命缺点)——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只有当一个国家遭受了“根本性失衡”,即国际收支长时间大规模逆差或顺差时汇率才允许变动:虽然国际储备锐减的逆差国能够被迫贬值其货币或者实行紧缩性政策,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没有办法迫使顺差国提高汇率或者实行宽松的政策。特别麻烦的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作为储备货币国,即使其货币已经高估(需要贬值),也不能让美元贬值,20世纪60年代,当美国试图推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降低国内失业率时,被高估的美元“根本性失衡”进一步加剧,因为顺差国不愿提高它们的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也无法进行调整,最终该体系1971年崩溃。1973年,美国和它的贸易伙伴国一致同意允许汇率浮动。
2、盯住汇率的货币政策策略(盯住名义锚之汇率指标)优缺点——近年来固定汇率制度已经发展为,将本国货币价值同美国、德国等通胀率较低的大国(核心国)货币规定在一起:首先,优点,(1)将国际贸易商品的通胀率和核心国相挂钩,从而有助于控制通胀,而且将通胀预期和核心国的通胀率固定在一起;(2)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了自动规则,从而缓解了时间一致性问题(所谓时间一致性问题,企业和个人对货币政策当局未来行为的预期会影响经济表现,比如扩张的政策策略引起的预期,不会提高产出,却加剧了通胀),当本国货币有升值趋势时,汇率指标会促使推行紧缩货币政策,就不大可能选择自动放任的时间一致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不独立的好处。其次,缺点,(1)盯住国不再能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丧失了利用货币政策应付国内突发事件的能力;而且,核心国遭受的突发冲击会直接被传递到盯住国,因为核心国利率变动会导致盯住国利率的相应变动;(2)盯住国向冲击它们货币的投机者敞开了大门,例如,德国统一后的紧缩货币政策意味着其盯住国如果承诺盯住汇率不变就必须保持高的利率,但这引起的失业上升代价巨大,所以投机者赌它们一定会贬值本国货币,所以投机者们在可能贬值之前抛出该国货币,就可赚取潜在可观预期收益率。(3)消弱了决策者对外负责的能力。因为盯住汇率制度的优点之一即货币政策不独立的好处,此处恰又成了缺点。
注意,不同发展程度国家(如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对汇率指标的适用性(P483-484,《货币金融学》)。
3、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优点——虽然汇率可以根据市场变化随时变动,但中央银行不愿意放弃对外汇市场的干预:首先,如上‘固定汇率制度优点’所说,阻止汇率的大幅度波动,能够使公司和个人更容易制定未来向国外买卖商品的计划。其次,国际收支顺差国通常不愿意升值本国货币,因为会伤害本国出口,提高国内失业率,顺差国通常出售本国货币增加国际储备;而逆差国也不愿意自己货币贬值,因为会伤害本国进口消费,并刺激通胀,逆差国通常购买本国货币减少国际储备。
4、、浮动汇率制度的缺点:汇率反复变化,且可能会大幅度背离潜在的经济基本面。
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降低投机风险。
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允许各国追求各自的独立货币政策,避免经济危机,这是浮动汇率制度的最大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