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安郡纪》卷三/二、都慰
(2023-07-15 15:30:37)分类: 地方史话 |
《信安郡纪》卷三/二、都慰
二、都慰
始设于汉,掌管一郡的军政事务。故,都尉实际上成了郡级政区指代词。
西部都尉
西汉更始元年(23),朝廷在境内设西部(即今衢州地域)都尉一职长官,由南阳宛人任延担任(见《东阳郡》、《太平御览》诸书),治设峥嵘山。
新安都尉
东吴孙策于兴平元年(194)在境内又设郡级政区新安都尉,领新安、太末2县地,意在安内,待时机成熟时再置郡治。这是孙氏为争霸天下,奠定王基所作出的一种战略性决策。她比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分会稽郡西部所置东阳郡还早出70余年。孙策在夺取会稽郡治之后第一步想到的即在新安设立都尉,自然是顺着王郎在此设县的思路,意识到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一、时,会稽、豫章、丹阳(故治在今安徽宣城,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天目山以西和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北地区)3郡结合部正由土著民首领林立拥兵割据,必须荡平;二、姑蔑之地是一个民抱团集成一体,具坚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一个强悍山越族,不会任意屈服于外来势力;三、地理上自成单元。南与西北有乌溪江(水系采用今名,以下同)、江山港、常山港注入衢江,衢江沿两岸八百里平川浩荡东去汇入浙江,南北又有百际山、千里岗、仙霞岭山脉作天然屏障。故,都尉非此地莫设。
东汉·建安五年(200)四月,年青善战的一代枭雄孙策,在新安都尉配合下,以殊死搏斗的精神夺取了会稽、豫章、丹阳3郡之后,于丹徒(今为区,属镇江)狩猎被刺客所伤,伤势极重。策自知不久将离人世,遂请幕僚张昭等人托以后事,继又招胞弟孙权绶印。榻前,孙策语重声长地对孙权说:“率领江东众兵,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其心,用以固守江东,我不如你。为保我江东,你务须经营好会稽、豫章、丹阳三郡结合部的新安地域……”。语断,死,时年26岁。
新安都尉一职之任者,作者查到仅2人:凌统,建安二十二年(217)(见 《三国志·吴》凌统趁机在新安都尉领地 “得兵万余”);陈表,吴·嘉禾三年(234)。孙权为强征兵源,拜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武装入境。同时,又任命陈表为新一任新安都尉,与恪参势。陈表“得万余强壮”充军(见《三国志·陈武传附陈表传》)。赤乌年间,陈表率在新安都尉任内俘获的数万口男女远迁至毗陵(在今江苏常州、丹阳2市)屯田。
后一篇:《信安郡纪》/卷四/州城失载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