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品酒笔记酒评 |
前几日出差在香港,本以为可以去参加罗纳河谷品鉴,阴差阳错错过了,心里有些小后悔。结果著名的佳纳斯Janasse庄主莅临上海的晚宴,我打着飞的回来也觉得特别值得~
Christophe先生带着点小腼腆,说自己第一次来中国,并在上周第一次访问了东京。这的确让我有小小地惊讶,因为他的酒在东京已经销售了15年,而他却是第一次去,理由很简单,他说大部分的工作在葡萄园,有时细微的变化也需要马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加上自己也不是太热爱旅行和市场宣传,所以一直找借口不出来……看来我能遇到他并挨着邻座,边品酒边受教,真是蛮幸运的!
http://s13/bmiddle/6cc6ceb2gd6c94dc5617c&690de
佳纳斯从酿酒而言,并不算历史非常悠久,现任庄主和父亲在1973年时候成立酒庄,不过之前几代人都已经在南罗纳河种植葡萄,超过百年,按照中国人的观念,Christophe其就是一个拥有良田数亩的地主啊。
除了罗纳河谷法定产区以外,在教皇新堡产区,Christophe有三款干红,分别是佳纳斯教皇新堡经典款,佳纳斯教皇新堡单一园Chaupin,佳纳斯教皇新堡老藤款。
在教皇新堡产区,起初法律允许13种品种混酿,2009年的法律改革后,最多允许18种品种来混酿,不过Christophe的酒庄的红主要以歌海娜为主,并伴有西拉,慕合怀特。他的理念是,以来自不同土壤条件的歌海娜的调配实现对风土的解释,并展示酒体复杂度及陈年力。
http://s4/bmiddle/6cc6ceb2gd6c94fd54963&690de
第一款佳纳斯教皇新堡经典款——Chateauneuf-du-pape Rouge
Tradition,以歌海娜为主,其中分别由来自两种不同土壤条件的歌海娜为主角。Christophe解释到,虽然在教皇新堡产区通常在土壤表面可以找到大块的鹅卵石石块,很好地保存了热量;其下部的土壤会大致分为粘土和沙砾两种性质。前者给予酒体更多的力量感,饱满度,带来巧克力,香料的风味,而后者则提供更多的细腻,圆润和精致感,使酒体的果香感更明朗。
所以这款经典款的诞生主要是用两种不同土壤的调配来体现歌海娜为主的红酒的细腻与复杂。而西拉和慕合怀特的表现力则在陈年的过程里带来更多的层次感。
昨晚品鉴的是2010年份,对于南罗纳而言这年属于产量较低的一年,不过换来了很好的浓郁度,昨晚的酒宝石红色,散发着明显的红色浆果,香料气息,果香以外隐隐约约有莫名的花香感,酒体匀称有很好的触感,单宁有力但颗粒细腻,酸度把握地恰到好处,贯穿酒体始终。
并不像一款一般的来自炎热产区的酒那般酒精感明显,有时人的心理可能也有微妙的差异,庄主先生在身边怎么都得找出酒中的美妙滋味吗?其实,他们家的酒的风格和酿酒师的性格多少有点像,并非开场就热情洋溢,不过品味一番就发现层次感和优雅度并存。
我们也有聊到关于橡木桶的使用,Christophe在这款酒中使用的旧桶比较多,歌海娜的陈年都在3000升以上的旧桶中进行,大桶的壁更厚,认为这样做可以让酒的氧化感并不那么明显,同时也保证果香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西拉和慕合怀特则在225升法国桶中陈年,完成陈年后Christophe会邀请做律师的太太一起参与调配,这样的夫妇组合的确也蛮有意思的!
http://s5/bmiddle/6cc6ceb2gd6c953061e44&690de
口感的均衡与细腻也非常令人难忘,昨晚我身边另一位朋友并非专业人士,连连道好的事实中很自然地说明了所有。
这款酒来自四个不同的地块,有的朝向北,所以最迟采摘,为酒带来更多结构感;有的来自鹅卵石土壤则带来肥而不腻的口感……每年的比例会做出一定调整,PARKER说这是“接近完美的候选之一”!
Christophe说虽然在有些年份的调配上PARKER和自己的意见分歧,自己非常尊重PARKER这位酒评人,认真严谨,从来不接受任何馈赠,每年品鉴打分后都自己大量买酒……
与本主题无边际地说一句:一个酒评人在能力所及范围内应该买酒,否则某种意义上只能说还不够爱酒……
昨晚最戏剧性的片段还是与那本《神之水滴》有关,微博中看到我在参加晚宴的朋友问我是不是神之水滴第七集中提到的那个酒庄,庄主说这个漫画原来在中国也如此有名,曾经有游客拿着漫画书造访过酒庄。
http://s9/mw690/6cc6ceb2gd6c94b560478&690de
其实Christophe酿造的入门款酒——Cote de Rhone
佳纳斯罗纳河谷2010已经非常易饮又有亲和力,红色水果芬芳,触感丝滑没有阻碍,是那种给人简单愉悦感放下压力的酒,年产6-8万瓶,入门款能做得精致讨巧其实比高端酒更体现水准,难怪昨晚许多朋友托我买一些做house
wine,大家真是太有眼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