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365——柳子沟、天龙寺、天龙山石窟一日游

标签:
365 |
分类: 游山玩水 |
12月14日
星期六
多云
—11~2度(上海,1~7度)
昨晚听心理学讲座的时候,坐在电脑桌前,感觉左侧凉飕飕的。后来坐在瑜伽垫上,边听讲座边做记得的几个动作。
早上五点一刻左右醒。在客厅练八段锦,站桩,做一节瑜伽。
快七点出去快走半小时。
早饭后,读古文,做数学题。
九点半左右出门,接上老公的三个女同学,先去柳子沟。
今天的天气真好,天空湛蓝,太阳高悬,没有风,不冷。
进了窑头村后不久,有村民让停车,说旁边是停车场,前面得步行。
沿着木栈道往里走,一侧沟里的水结冰了。
10:50左右走到天龙山游客中心。买票,50元一张。老公的女同学都有一卡通,激活就行。
山间松树很多,夏天这里一定很凉快。
路边有不少刻着红色大字的大石头,记得的有“游目骋怀”、“云崖叠翠”等。
快十一点半,走到一座巨大的冰瀑前。合影留念。

【摘自网络:柳跖沟尽头,冰瀑从山顶倾泻而下,将瀑布流水的形态凝结、定格在十几米高的山体上,如万箭待发,气势如洪,震撼人心,蔚为壮观。
柳跖沟的传说:柳子沟又称柳跖沟,位于晋源区晋源镇窑头村、南坪村一带。柳跖是春秋时期起义奴隶的领袖,亦是坐怀不乱的著名人物柳下惠的弟弟,传说,春秋时期,鲁国士师柳下惠之弟柳跖在此聚众发起奴隶起义,作为起义军领袖,柳跖组成的义军辗转黄河流域,对当时的诸侯国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柳跖沟也因此而得名。】
继续走,前面是很多级石板铺成的台阶。缓步慢行,倒是不太累。
在数字博物馆,看到很多存放在外国博物馆的文物照片。希望它们能早日回归祖国。在国宝回归馆,看到了那个流失海外近百年的佛首。
去天龙寺,看到了盘龙松、普贤殿、文殊殿、大雄宝殿,好像都是明朝的建筑。
远远地,看到一座荒山,据说那里就是天龙山石窟的所在地。台阶真多啊,累了。
到了漫山阁附近,往右边走,是东峰石窟群,有8个窟。每个窟的门口都安着木栅栏,只能远远地看看那些已经毁损大半的佛像。上面的一层太高了,什么也看不见。
【摘自网络:2021年2月11日,中国传统除夕夜,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亮相春节联欢晚会。作为2020年回归祖国的第100件流失文物。这件佛首“诞生”于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至今已有约“1500岁”。】
西峰石窟群有13个窟,石像保存完整的也不多。
路过高欢避暑宫遗址。四面都有匾额和对联。但大门紧闭,里面似乎没什么东西。
走到天龙山景区的另一个入口。坐Y3观光车,车票3元,老公的同学帮忙刷了公交卡。
观光车在山间绕来绕去,25分钟左右才到了窑头村。
去附近的饭店吃饭,这时已经是三点左右了。几个人商量着点了炒土鸡蛋、鱼香肉丝、炒莜面栲栳栳、炒羊血、铜火锅、红面擦尖。大家都饿了,吃什么都觉得香。我觉得炒莜面栲栳栳最好吃。擦尖上得很慢,等端上来的时候已经吃饱了。调货是酸菜和肉炸酱,味道一般,我把调货吃完,面剩了一多半。
四点半左右返程。
回到家五点多。洗脸后,躺在被窝里看手机。
今天的总步数,17000多(旧手机上是18000多),10.4公里,累计爬升90层楼。
晚饭:玉米面红薯糊糊,泡菜。
两小腿很困。想早点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