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医学秋季腹泻轮状病毒诊治杂谈 |
分类: 营养消化 |
导语:秋季腹泻是两岁以内的婴幼儿的多见多发病,秋季为高发季节。秋季腹泻是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
秋季腹泻是两岁以内的婴幼儿的常见多发病,婴幼儿秋季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腹泻中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为腹泻,以消化道传播,托幼单位和学校常有暴发流行。发病时可有短时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流涕、咳嗽等,发热体温轻度至中度升高,呕吐、腹泻日十余次至数十次,水样便或黄绿色稀便。常伴有腹痛。腹泻可持续3~7天。轮状病毒感染的肠道外表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有报道,轮状病毒可引起肺炎、气管炎、脑炎、心肌炎等。可以造成婴幼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等不良后果的疾病。可以归结为三大特征:感冒、呕吐、腹泻。
常见病因:
(1)小儿消化功能不成熟,胃酸和酶的活性差,对食物的耐受性差,过多的添加脂肪和淀粉可以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2)小儿免疫系统功能发育不良,调节机能差,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人体后引起腹泻。
(3)病毒感染,婴幼儿奶具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彻底。轮状病毒经口进入体内,引起感染。
(4)感冒受凉引起感染导致腹泻。
治疗:
吐泻频繁者,禁食8~12小时,然后逐步恢复饮食。禁食期间应予以静脉补液。口服肠粘膜保护剂,如思密达。微生态制剂,如金双歧。抗病毒治疗,如利巴韦林等。
如何预防:
(1)对于哺乳期的婴幼儿,一定要坚持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因子,含有各种消化酶和抗体,适合婴幼儿胃肠道消化吸收,也可以提高小儿的免疫功能。所以应避免在秋季断奶,以防断奶后添加辅食造成饮食结构突然变动,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造成小儿腹泻。
(2)由于轮状病毒感染常由粪口传播引起,所以一定防止小儿“病从口入”,平常饮食中注意饮食用具每次用后要煮沸消毒,不要用开水烫,开水温度随时间逐渐变低,在时间和温度上都达不到消毒效果。母乳喂养的小儿注意奶头的清洁,每次喂奶前注意清洗奶头。照顾小儿的人员要注意洗手卫生,不要口对口喂养,口腔里的正常细菌也可以引起小儿腹泻。另外,还要注意家庭卫生如小儿的衣物、玩具等,给宝宝一个清洁舒适的成长环境。
(3)注意受凉,随着季节的更替,早晚温差变大,随时增减衣物。出汗时及时擦干汗液。
(4)注意交叉感染,少到公共场合,周围有患腹泻的小儿时注意与其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