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医学接触性皮炎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杂谈 |
分类: 小儿外科皮肤 |
核心提示:接触性皮炎是直接接触了某些外界变应原物质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皮肤炎,排除病因,及避免接触,是治疗接触性皮炎的最有效的方法。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了某些外界变应原物质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皮肤炎,在小儿时期本病并非少见。
病因
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较多,通常分化学性,植物性及动物性三大类。
1、化学性 某些外用药如抗生素软膏、硫磺软膏、水杨酸软膏、樟脑、薄荷、酒精、碘酒、红汞、清凉油、痱子粉等可致接触性皮炎。中药如麝香虎骨膏、云南白药膏等还有某些化学原料机油、染料、农药及灭虫剂敌敌畏、六六六等亦可成为过敏原。其他如来苏尔、橡皮膏、塑 料 玩具、药皂、洗衣粉、以及化妆品,如雀斑霜、润肤膏等,亦可引起本病。
2、植物性 某些植物如漆树、除虫菊、荨麻、银杏、无花果等。
3、动物性 如动物的毛、羽毛、毛虫的毒素、动物的皮革等。
发病机理
1、原发刺激 是指接触物本身具有强烈的刺激,任何人接触后均可能发生皮炎。发病时间和反应程度与刺激物的性质、浓度和接触时间的长短有关。一般指强碱、强酸、去污粉等化学物质引发的皮炎。
2、变态反应 接触物本身不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不是每个人接触后都能发病,仅有少数人接触后在皮肤、粘膜发生急性皮炎。是因变态反应,首次接触后,须经4~5天以至21天的潜伏期,才发生敏感作用。以后再度接触,则在12~72小时之后即可出现皮炎。
临床表现
皮损的特点是发生在颜面、颈、四肢等暴露和接触部位,其境界非常清楚。皮损的性质、形态、范围及严重程度,取决于接触物的性质、浓度、接触方式及每个人的过敏程度。一般轻型皮损表现为局部潮红、发生红斑、稍见水肿,并有少许密集的丘疹。重则皮肤肿胀,有水疱,甚至糜烂坏死,并有渗出血液或黄色分泌物。有痒感或剧痒。有时因瘙痒将刺激物带到全身,引起全身泛发性急性皮炎。皮疹多在1~2周消退。夏天儿童在草丛中玩耍、玩沙土,穿胶鞋及多汗等可引起小儿接触性皮炎。
治疗
排除病因,及避免接触,为治疗接触性皮炎的最有效的方法。局部治疗与婴儿湿疹治疗方法基本相同。可以应用炉甘石洗剂;3%硼酸溶液;苦豆子油搽剂;派瑞松软膏;儿肤康搽剂等。有感染者可以应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