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访谈  泛滥输液背后的沉重(4)

(2012-03-08 09:09:03)
标签:

医学

静脉输液

适应症

泛滥原因

危害

杂谈

分类: 其他

6、父母是宝宝的第一监护人,在宝宝生病时应怎样理智应对?

孩子生病最常见的是突然发热,特别是晚上发热,让父母左右为难:去医院,担心孩子来回折腾;不去医院,又害怕延误病情。此时,父母应理智对待,判断一下是否应立即送孩子去医院?

当孩子出现发热症状后,除了检测体温外,还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如孩子发热时,依然能像平时一样吃饭、玩耍,家长可不必太紧张,因为这类发热多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发热并呕吐;热已退,孩子仍然萎靡不振;发热伴随脱水,6小时以上没有小便;既往有高热抽风史;口服退热药后数小时仍不退热者,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发热38.5℃以上,可以用温水擦拭腋下、大腿根部或放冰袋物理降温或用退热贴等。体温仍不降,可慎用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对乙酰氯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其中扑热息痛,临床最常用,副作用较小,服用30分钟后就应见效,如果1小时候仍不退热,可再给服一次,一天不要超过4次,因为该药服用次数过多,会致小儿肝损伤。

父母有小儿常见病的一般治疗和护理的常识,既不要小病大治,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也不要有病不治,延误病情。如果自己拿不定主意,还是去看看医生。

7、你认为社会应怎样为宝宝的健康提供最基本的保障?怎样引导人们走出输液的误区?

当今静脉输液过多、过滥,不仅仅是个医学问题,也是个社会问题。为了减少过多的静脉输液走出误区,社会、医疗机构、病人等多方面都要做出努力。

加强健康宣教,普及疾病防治知识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抗风险的能力比成人差,过度静脉输液的风险,不可预测性更大,家长要减少输液要求,听从医生的正规治疗。

完善医院用药标准,规范医疗行为,治病标准化 医院作为医疗的主体不被利益所驱动,医生正确诊断疾病,合理制定治疗方案,选择安全,方便的给药途径。

 小儿父母也要不断学习一点小儿常见病的一般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在给宝宝用药时一定要知道用药方式,选择是一口服,二肌注,最后才是输液。 

本文《 访谈  泛滥输液背后的沉重》(4) 完。                             

                                     (文/尹振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