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访谈  泛滥输液背后的沉重(1)

(2012-02-25 22:53:10)
标签:

医学

静脉输液

适应症

泛滥原因

危害

杂谈

分类: 其他

说明《时尚育儿》20123月刊,栏目选题《泛滥输液背后的沉重》。

编辑部约我对当前我国过分输液回答几个问题。其题目是:

1.您怎么看当今国内输液泛滥的现象?

2.过度输液对宝宝的危害有哪些?对后天发育有什么影响?

3.针对宝宝常见病如感冒、肺炎、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等,什么情况必须要输液,什么情况可以不必输液?

4.父母是宝宝第一监护人,在宝宝生病时应怎样理智应对?

5.为幼小宝宝普遍输液现象的滋生,社会也负有一定责任,您认为社会应怎样为宝宝的健康提供最基本的保障?怎样引导人们走出输液的误区?

因为,每一个问题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短文,故现将回答的内容分4次,发表于此。

(本文发表于《时尚育儿》20123月刊第018页)

 

    1据说现在国内静脉输液用得有点泛滥,您觉得呢?

静脉输液法是儿科治疗和抢救病人的常用技术,早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多年来它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小儿出现严重感染、休克;剧烈呕吐、腹泻、脱水;不能经口进食、吞咽困难及胃肠吸收障碍;需要很高的组织药物浓度,而口服药物不易达到的高浓度的情况等。静脉给药既方便且必要,解决了口服或肌肉注射不能解决的问题。

但我国静脉用药过于泛滥,据报道,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平均输液8瓶,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而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也显示,中国患者的注射次数占了全球的近三分之一,位居世界第一

2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输液泛滥是中国独有的一个问题,在国外很少发生。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

 医生满足于病人的心理需要 一直以来,在我国的大多数患者看来,输液效果好、见效快,总体优于吃药。特别是学龄期儿童病了,为了不耽误学习,家长要求输液。

 迫于当前复杂的医患关系 小儿多独生子女,患儿家长求医心切,况且小儿病情变化快,许多医生害怕拒绝小儿患者家属的输液要求后,反而落下“不负责任”的责难,受到不必要的伤害,为了避免纠纷,医生往往选择“顺从”。

 抗生素剂型发生了变化 适合肌肉注射的较少,适合婴幼儿的更少,医生可选择的面比较窄,而且打针需要往返多次,生理疼痛,因此有的小儿宁肯打吊瓶也不打针等,造成病人接受程度低。

⑷与我国的“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有关 我国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从药品的收入里面来获得,而医生的诊查费用,似乎可以忽略不计。虽然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医院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逐渐下降约占4050%,而在国际上的平均数据是20%。在药品收入还是医院主要收入的前提下,让医生主动拒绝病人的输液要求,放弃更高的效益,显然也不现实。

本文《 访谈  泛滥输液背后的沉重》未完待续。(1)                             

                                     (文/尹振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