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尹振尧
尹振尧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670
  • 关注人气:1,3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阴茎包皮异常影响男性健康

(2012-02-01 12:19:09)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
学习。
    尹振尧

  核心提示:    包茎和包皮过长都影响男性健康,都应该尽早治疗。

    所谓阴茎包皮是指近阴茎头部的皮肤向阴茎远端、向内反折成双层,覆盖在阴茎头(俗称龟头)上,称之为包皮。新生儿和婴儿的包皮与阴茎头部稍有粘连现象。一般到1岁左右这种粘连才逐渐消失,阴茎包皮与阴茎头便自然分开。因此,小孩子的包皮都显得长一些,这並非异常。正常情况下,随着阴茎的发育(增长、增粗),包皮不断地相对退缩至冠状沟(指阴茎头和阴茎体之间的凹沟),阴茎头和系带(指阴茎头的尿道口下方连接阴茎头和包皮之间的索条状物)完全或大部分裸露在包皮以外。异常情况下,阴茎包皮没有随着阴茎的发育增大向阴茎体退缩,却仍然覆盖全部阴茎头(指非勃起状态下)。这种情况有两种表现形态。一是包皮口狭小,覆盖在阴茎头上的包皮不能上翻至冠状沟,称之为“包茎”;二是包皮口较大,覆盖在阴茎头上的包皮可上翻至冠状沟,称之为“包皮过长”。不管是“包茎”还是“包皮过长”,都是阴茎的病态,都会影响男性健康,只不过是  包茎影响男性健康的时间更早、更严重而已。

    包茎、包皮过长都是先天性疾病。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也就是说有遗传性。包皮属于皮肤组织,有皮脂腺,也会分泌皮脂。正常情况下皮脂对皮肤起到润滑保护作用。但是,在包茎或包皮过长的情况下,这种皮脂便积聚在包皮的内面与阴茎头之间的空隙内,特别是冠状沟内,这是其一;其二是尿液也不能直接由尿道口排出体外。由于包皮的阻挡,尿液首先进入包皮与龟头之间的空隙内,再经皮口排出体外。尿液进入这个空隙后,和积存在空隙内的皮脂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白色的包皮垢,并产生奇臭难闻的味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冠状

沟内的包皮垢越积越多,可变成坚硬的包块,常被误认为是肿瘤。

    包茎和包皮过长都是阴茎包皮的病态。对男性健康的不良影响是肯定的。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致生殖器官感染发炎:阴茎在包茎或包皮过长这种病态下,在冠状沟内存有大量细菌,特别是包皮垢内细菌更多。在身体抵抗力低下时,就可形成包皮龟头炎。轻者红肿热疼、不适。重者流脓影响排尿。日久成慢性造成包皮龟头粘连,不能分离,甚至遮盖尿道口致排尿困难;细菌向内进入尿道,致尿道炎;再内进前列腺,致前列腺炎;入输精管致输精管炎;再进一步入附睾,致附睾炎等等,导致严重后果。

    2.导致不育:多因上述生殖器官炎症引发。轻则使精液质量下降,表现为不液化、或液化不全、少精、弱精、死精等,重则致输精管堵塞不通使睾丸产生的精子不能输出,从而精液内无精子可终生不育。

    3.导致性功能下降:过长的包皮把阴茎头完全覆盖使阴茎头不能和外界接触,减少了磨擦的机会,使阴茎头变得非常敏感,性交时的接触,一触即泄,称之为早泄,是其一;其二,性交时包皮上翻者,致包皮系带相对变短,抽动时牵拉系带引致疼痛不适,甚至造成系带部分或全部断裂而出血,被迫中断性交的严重后果;其三是各种炎症本身亦可致早泄、阳痿、性冷淡等性功能的下降。

    4.致癌:包皮垢是致癌物,长期作用可致阴茎癌。早发现需部分切除阴茎。晚发现需全部切除阴茎,有转移时需切除阴茎加淋巴结清扫。阴茎癌可危及生命。

    5.可导致女方久治不愈的妇科炎症:在包茎或包皮过长的情况下,每次性交都会把大量的细菌等病原体带入女性体内,引发女方生殖器官的炎症。治疗困难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久之可致输卵管不通,造成永久性不孕。

    6.影响排尿:包茎或包皮过长引发的炎症可导致尿急、尿频、尿等待、尿流变细、排尿不尽感,甚至,出现排尿困难等。

    7.影响阴茎头发育:正常情况下,男孩到12岁前后青春期到来,阴茎开始发育,增长、增粗,直到发育成熟,大约到17岁。正常阴茎头比阴茎体明显膨大。在包茎或包皮过长情况下,阴茎头被包皮紧紧包裹,限制了阴茎头的生长、膨大。成年后出现头体相当或头小体粗,影响性交快感。

    总之,包茎和包皮过长对男性百害而无一利。应该尽早进行治疗。其实,治疗方法十分简单,只需到有条件的医院做个“包皮环切术”手术即可治愈,永不复发。当然,这也是唯一的治疗方法。打针、吃药皆无效。手术的时机是越早越好,但是,最好是在8~12岁年龄段。因为这段时间,小孩子已明白道理,能配合治疗,又不会影响阴茎的发育.

                                                 (文∕刘宗尧)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