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

(2011-10-03 20:23:21)
标签:

医学

小儿

病毒

心肌炎

诊断

治疗

杂谈

分类: 呼吸循环

核心提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常见的心脏病,目前我国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基本上仍属于临床诊断,尚缺乏高度敏感、特异的实验诊断指标。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心肌实质或间质局限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少数心肌纤维发生退行性变与坏死的疾病。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炎症改变,是小儿常见的心脏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症可无症状,重症可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猝死。本病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病毒或毒素可直接侵犯心肌发生急性炎症,或感染后經一段潜伏期后引起变态反应而产生炎症,部分患儿出现自身免疫反应而表现为慢性心肌炎。本病大多预后良好,經数周或数月可以痊愈。心脏传导系统受损害者可有致命性心律失常,其预后差。少数病人发展为慢性心肌炎或心肌病,心脏扩大,反复心衰或心律失常。迁延数年不愈。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

目前我国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基本上仍属于临床诊断,尚缺乏高度敏感、特异的实验诊断指标。 当前许多儿科医生常根据下列几点来诊断病毒性心肌炎:

1)患儿近期有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的病史;

2)自觉有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乏力、头晕等症状;

3)化验显示一项或几项心肌酶增高,肌钙蛋白升高

4)心电图有窦性心动过速、过早搏动传导阻滞或ST-T波等改变。

实际上,上述各点均缺乏特异性,影响因素较多。这些改变不仅出现在病毒性心肌炎时,而且在其他一些情况下也可存在,对此应具体分析,否则会把一些本来不是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例误按病毒性心肌炎进行诊治。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掌握偏松是近年来临床上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倾向。当然,心肌酶的增高,心电图的异常是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在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时要除外一些心血管疾病和全身性疾病。

鉴别诊断

风湿性心脏炎   风湿性心脏炎在发病前1周~3周往往有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史,抗“O”阳性,除有心肌炎症状体征外,尚有发热游走性关节痛环形红斑或皮下小结,有复发倾向。

β-受体功能亢进症;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小儿心脏神经症等。这几种疾病,在以前的博文中已经详细介绍过,它们往往需要与病毒性心肌炎鉴别。

临床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一般为休息;增进心肌营养;控制心力衰竭;控制心律失常;抗病毒治疗等。重症传导阻滞安装起搏器。对激素的应用虽有争议,但多数学者还是主张应用,重症给予甲强龙冲击治疗。有些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有学者主张应用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等。

说明:关于心肌酶·心电图在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待续。

 

                                        (文/尹振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