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了大学以后,我有了一些空余的时间和精力,开始写博客、拍照、发照片等等,充实自己的生活,其中有几个问题一直很纠结,和‘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的感觉很类似:
PS or
not
这里的PS是指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不是仅指Photoshop软件。开始在博客上发照片时,也知道经过后期处理,照片效果会改进很多,决定试试。问儿子能不能给我找到Photoshop软件,儿子说,家里的台式机就有
[我咋不知道
]。打开软件时,还要验证码,儿子又给找来了验证码,算是能打开了。
打开以后,可是真傻眼了,实在是太复杂了,打开哪个菜单都不知干啥的,好不容易找到‘调整’,好像只能做一些曝光调整,绝大部分功能完全不会。
后来,改用‘光影魔术手’进行了一些简单处理,发现尽管能够提高照片的品质,如去除雾化、提高锐度,但有时比较失真,尤其是进行曝光、白平衡等调整时,有时候色彩失真已经不是当时的颜色了,看着很假。
所以,目前进行后期处理时还是很犹豫。一般是尽量少处理,省的弄巧成拙,造成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后果。
单反 or
not
现在用的相机是尼康P7000,是比卡片机大一些的便携机,重量约360克,有很强的手动功能,所以日常光线下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因为传感器尺寸小(1/1.7"),在很弱光线下,效果不太理想;另外就是基本没有大光圈的虚化效果,所以也在考虑是否需要买一台数码单反。但是想起原先那台胶片单反的命运,又不敢贸然出手。
20多年前,家里买了一台理光的胶片单反,光圈优先,带自动测光系统,比起我以前用的目测曝光、手动对焦的平视取景相机先进了许多。那时候带自动测光的单反很少,带到景点拍照时,还有人过来让看看我们相机的曝光数值,好准确曝光,因为那时大家都是目测曝光,只有专业人士才带着曝光表。后来,又买了一台全自动的傻瓜相机(青岛),重量轻,操作简单。每次出门家里人都说,用那个小相机吧,单反太沉了,除非我提前表态我负责背着。这样一来二去,单反就被冷落在一旁了。后来有了孩子,我时常用它在家里给儿子拍照,因为它有点测光、曝光锁定功能,比傻瓜相机曝光准;或在楼下小花园拍照,基本不出远门。
回想那个胶片单反只是50mm定焦头,现在要是买个数码单反,再带个变焦头,尺寸、重量都增大很多,预计机身+镜头重量约1200-2500多克,会不会再落得个仅仅在家周围方圆几里地使用的命运呢?
我拍照的目的,一不为谋生、二不为艺术创作,只是为了记录当时自己的感受,为了一张薄薄的相片或几M的数码相片,扛着那么沉的设备,岂不是本末倒置?何况还有人用iphone拍电影呢。想来想去,单反的好处应该是能够增加拍照的乐趣吧。。。
全画幅 or
APS-C画幅
虽然没有买数码单反,我对数码相机的参数方面还很关注,一直在考虑,如果买单反是买全画幅还是APS-C画幅的。一方面全画幅的机身肯定价钱贵一些,但是主要问题是重量和尺寸就会更大一些。其实,相机只是一种工具,只要够用就行了,现在电器产品更新迅速,永远没有‘一步到位’的时候。
仔细想来,从手机、相机、电脑和汽车等,哪样不是既作为日用品,也是成年人的玩具的情形。正好最近一些单反相机的机身都断货或涨价了,据说是因为泰国的大水造成的,反正我也不着急,就等着水退了再说吧。。。
尼康泰国工厂在洪水中被淹。
被洪水淹的泰国Rojana工业区(佳能),不过听说佳能的高端相机是在日本生产的。
[照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