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儿子发来短信,说是好像把自行车丢了。
严格地说,还真不算是被偷走的,算是被拣走的----是他吃早饭时,放在食堂门口忘了锁自行车,出来时就不见了。看样子,清华还没达到‘路不拾遗’的理想状态。
那辆车外表非常时尚靓丽,凤凰折叠式,大概24寸,做工精细、结实,是姑姑家的姐姐给他作为上大学的礼物专门送来的。价格应该也不便宜,我在清华还没看见同样的车。如果我们自己买车,第一不会买这么漂亮的外表,太‘高调’了容易被贼盯上;第二会买个大些的,比如26寸。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丢东西的水平也‘水涨船高’。有一次我到人大附综四开家长会,食堂门口的小黑板写着‘拾到钱包若干,有丢失者到xxx办公室认领’。
相比之下,儿子不算那种马马虎虎的孩子,一般情况下,自己的东西管理的还算井井有条。但是,在人大附6年期间,贵重的东西倒是没怎么丢,饭卡丢了n张,前几次还回来打个招呼,后来就自己悄悄补一张新的了事,不再汇报了。
新生军训期间,打电话时,儿子说好像把洗衣卡弄丢了;这倒无关紧要,反正他也不在学校洗衣服。我们问他,除了洗衣卡,还丢了什么,他想了想说:‘要不就还没丢,要不就是丢了我还不知道’。
经过此事,结合儿子的光荣历史,总结如下:
1)以后买自行车,务必要外表低调,最好是灰头土脸的经济适用型;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次正好换辆大车,只能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自我安慰一下了。
2)我打算记下此事,看看儿子上4年大学到底要消费几辆自行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