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缺失--孤独的好音乐
(2012-10-03 11:52:11)
标签:
文化 |
因为看《中国好声音》总决赛,选手梁博翻唱罗绮的《回来》,勾起我对一组曾经很喜欢的中国原创歌曲的回忆,不禁把他们翻出来,再欣赏回味一番,可是在整理的时候,发现这些歌曲在新浪的乐库里很多都没有,于是就自己做外链,很是费了一番周折,想找个罗绮的《回来》MP3版本,也是找了半天没找到,最后下载了个转换器才把我手上别的格式的音频文件转成mp3文件,这才一一集结起来,做了一个小专辑,算是对那个时代用心血用生命做音乐的人,一点小小的敬意;
时间消逝得如此之快,这些真正的好声音,可能也就在我这冷僻的角落里响起,今天我再听着他们的时候,暮然惊觉,这些歌手们,有的早已枯萎,有的江郎才尽,更有的已经在天国的那一边了,但不管怎样,这些用生命做音乐的人,才是中国真正的音乐瑰宝,以崔健,许巍,汪峰为代表,属于既有原则坚持又有一定的商业成就,但更多的他们在商业上不成功,其境甚至凄惨,可是如果没有这些人,本来就缺少音乐传统的中国,将更加没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存世了;
世界几乎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音乐节,连我居住的湖边小镇每年最盛大的节日都是为期三天的音乐节,自由的原创歌声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偌大一个中国,给音乐精灵们施展的舞台有几何?
和中国制造一样的没有个性和山寨,中国好声音,本应该是唱中国风的好声音,西洋唱法中国人学不像样的,再说学的像样又怎样?能唱多少中国的情与事,周杰伦借西洋唱法来唱中国,虽然是个好的尝试,但是生命力究竟怎样,有待时间考验。
中国风曲式有没有路可走?过去这些歌手的尝试现在看来无比的难能可贵,可惜以我的印象,现在好像不再有人去坚持和尝试了,自从什么两只小蜜蜂,老鼠爱大米之类的口水歌盛行后,中国原创乐坛似乎在也没有出过来像《回来》这种如此有穿透力的歌曲,大多是无病呻吟或者莫名其妙的模仿。
当音乐仅仅是一种调剂和应景,是一种综合性表演和晚会气氛烘托,是一个主题晚会的杂烩之时,音乐的灵魂早就没了,很不幸,在这一点上,目前的中国乐坛正在进行,当音乐失去思考和自己的民族风,也就是一个地方性的晚报,随手拿来包根油条,或者等车时解解闷,之后,随手扔掉,看都不用再看一眼。
附录: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歌词
郑钧
(佤族伴唱:
独:哎,离别的时候不要太伤心呵
合:是的,是的,不要太伤心
让我们一起唱歌吧,让我们一起跳舞吧,
不要分甚么高低贵贱,大家尽情欢乐吧!)
我曾经以为生命还很漫长
也曾经以为你还和以前一样
其实我错了 一切全都变了
就在你转眼的一瞬间 一瞬间
我听见你说.
(佤族伴唱:多么甜蜜迷人呵)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一切全都 全都会失去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你的眼泪 欢笑 全都会失去
所以我们不要哭泣 所以我们不要回忆过去
所以我们不要在意 所以我们不要埋怨自己
(佤族伴唱:
让我们一起唱歌吧,让我们一起跳舞吧,
不要分甚么高低贵贱,大家尽情欢乐吧!)
总盼着和你能有个好结局
可惜我力不足我的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