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我想为您唱那首歌
(2023-12-27 16:47:31)
标签:
2023冬季号 |
杨强
“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你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你眼角上添了皱纹。”每当耳畔响起这首饱含深情的歌曲,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父亲喜欢听我唱歌,尤其爱听刘和刚的那首《父亲》。我就抓紧时间学唱,而此时,父亲却已在107医院病入膏肓。2013年9月8日凌晨3时多,父亲撒手人寰。他走时,我甚至没有完全学会这首父亲最喜欢的歌。
每当主治医师宣告父亲病危,我都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我要三番五次跑去医生值班室询问究竟:血压正常,生命体征明显,父亲怎么就能病危了呢?我可敬可爱的父亲,好好的怎么就病危了呢?
父亲还是走了,可我一滴眼泪都没有流,我知道此时我更应该做的并不是流泪。虽然,当我知道父亲罹患绝症而仰天长叹的时候,当我亲眼目睹父亲饱受病痛折磨而无能为力的时候,当我目送父亲溘然长逝的时候,我的内心早已痛到了极点。但现在,我知道到了我顶替父亲支撑这个家的时候了。我默默地盯着哭得一塌糊涂的母亲和婶子,在老家叔叔们的帮衬下,我匆匆办妥了医院的善后和殡仪馆的相关手续。
那是个星期天,举行父亲的遗体告别仪式,父亲的生前挚友、父亲所在单位的领导和一干同事放弃了休息前来送别,我泪如泉涌。透过迷蒙着泪水的眼帘,我凝望着党旗覆盖着的父亲,恍惚间觉得父亲只是睡着了,他睡得很安详、很平静!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父亲孝顺老人、拉扯教育后代长大成人付出了毕生精力和心血,他还没有来得及享受退休之后的大好时光,我这个做儿子的尚未尽孝,他就这么走了。
虽然不记得母亲描述的父亲扶着我蹒跚学步的事,但我记得下雨天他撑着雨伞接送我上学放学;记得他忙前跑后帮我办理中学转学手续;记得他借车运送我上大学的行李,还顺手递给我一包桔子并塞给我200元钱;我毕业后,他更是跑前跑后,托亲靠友为我安排工作;我工作不顺心,他嘴皮子起了一串燎泡;儿媳妇生育,他找又急忙跑到妇幼保健院预定产房。不善烹饪,父亲却亲自动手为我和姐姐做糖葫芦;不懂装修,为了给老人孩子改善居住环境,父亲潜心研究了大半年的木板、瓷砖、热水器;孙女上学后,父亲又重复起了我上学时候的那一套接送。一桩桩、一幕幕,如同电影一般,一帧一帧地在我的脑海里闪过。
按照父亲的遗愿,我们将他的骨灰安葬在老家的东山上。每逢清明、元宵、十月朝等祭祀之日,我都会到他的坟前,牵着女儿的手,在父亲的遗像前深深地鞠上一躬。跟他老人家说上几句家常话,向他汇报我最近的工作情况,汇报孙女的学习。
父亲去世后,我曾专程去了一趟沂水,到父亲读大学的地方,看看这片沃土上生长的玉米、红薯、花生和芋头,心中默念着父亲的名字,希望父亲能听到我的喃喃自语,与我一起感受到他第二故乡的新气象。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我深情地唱起了《父亲》:“听听你的叮嘱,我接过了自信,凝望你的目光,我看到了爱心,有老有小你手里捧着孝顺,再苦再累你脸上挂着温馨。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一个同学说我唱的歌不合时宜,其实我只是那一刻突然想起了父亲。
父亲是最疼爱我的人,父亲是我一生最敬重的人。父亲虽然去了,但是他并没有走远,他的为人之道、他的言传身教,如同茫茫大海上的灯塔,是我人生的指向标,必将指引我执着前行,永不停步。
杨强,中国散文学会、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烟台市作家协会理事,福山区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