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津,请再开放一点吧!

(2011-09-27 12:45:18)
标签:

财经

天津

开放

杂谈

分类: 时评

    本博主有幸于2010年底被调到天津工作。说实话,天津对于我而言,一直是一座很陌生的城市,在上世纪90年代曾到天津呆过20多天,那时只有一个强烈地感受,天津与北京相比要落后一些。后来就只参加过几次会议,来去匆匆。尽管北京离天津这么近,大有鸡犬不相闻的味道。

    这次到天津工作,已有近一年的时间了,感受到了天津正在发生巨变,如同十年前的北京一样,到处都是工地。相信未来的天津将变得更加美丽。伴随着生活时间的延续,对天津的了解也就深入了一些,生出了许多新的感慨。其中最突出的感受是天津还不够开放,似乎天津是属于天津人的天津,还没有开放到让天津成为中国人的天津,地球人的天津。为什么这么说呢?具体表现在两个字:封闭。

    一个城市是不是开放,一看路标就知道了。到达一个城市,无论多么复杂,外来人能看懂其路标,找什么地方很便利,这就是开放了。而在天津,最让人搞不懂的是路标。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指示牌,上面写着“九号线出口”,我琢磨很久,没有搞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我问天津人,才知道那是地铁九号线出口。我一直纳闷,为什么不加上“地铁”两个字而写成“地铁九号线出口”呢?我想,根本原因恐怕是天津人没有想到如何让外来人更明白指示标牌。在天津市区,如果你想找到去北京的高速公路,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看一个城市是不是开放,指示语言也是一个尺度。有一次,我从北京坐高铁到天津站,下车后去寻问当地人出租车在什么地方,他热情地说:“到载客区。”我愣了一下,难道天津还有专门的宰客区?我不敢再问了,便自己去寻找,结果看到了一个指示牌,才明白原来是“出租车载客区”,尽管文字表达没有什么问题,但看起来还是不舒服。我也纳闷,为什么不写“出租车乘坐区”或“出租车搭乘区”?是方言吗?也不是,那又是什么原因?至今我没有搞明白。还有一怪现象,如果你乘出租车,告诉司机地名,他不知道,只有说出在什么路才能将你送到目的地。我刚到天津工作时,我乘出租车去工作单位,我不知道所在路,只知道在什么地方,我一连拦截了10辆出租车,都说不知道那地方。没办法,我只好打电话寻问天津的同仁,才知道我的单位在什么路上,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不然,我回不了单位。这对于外来人确实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别看这些事情虽小,但的确反映出一个城市是不是真正开放了。后来,随着了解的深入,发现天津的经济也不是那么开放。天津的企业走出去的不多,一般都乐于在天津当地发展。例如,外地银行在天津开设分支机构的特别多,甚至比米店还多,而天津的银行在外地开设分支机构却特别少。最让我不可理解的是,天津的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共才50多家,境内上市公司也不过才37家,这对于一个拥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天津市而言,上市公司太少了。南方有一个县级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就达200家。天津市金融服务办公室的一位管直接投资的副处长告诉我:“别的地方是企业争着上市,排着长队,而在天津,我要走出去动员企业上市。”最近,天津市领导提出了一个要求,凡能够上市的国有企业不上市,企业高管的工资就不能上调。这种现象,也反映出天津需要进一步开放。

    一个真正开放的城市,首先是这个城市的人们在意识和观念上要开放。当今,人类社会都地球村了,经济都全球化了,天津不能是天津人的天津。我期待着天津再开放一点,将天津变成中国人的天津,世界的天津。其次,开放要从一些细小的事情做起并充分体现出来,降低外来人对天津的陌生感,也给外来人创造更多的便利,让外来人更方便地体验天津这个美丽的城市。第三是要积极敞开大门去分享社会资源和财富。一个城市的经济实体要勇敢地走出去,去获取更的资源,更好地发展自己,创造更多的财富,才能真正做大做强。

    我之所以要表达这个请求,因为我热爱天津这个城市,请天津的朋友别生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