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永新《让孩子创造自己》有感
(2019-03-29 08:35:50)
标签:
教育 |
分类: 工作总结 |
读朱永新《让孩子创造自己》有感
邢台市二十冶综合学校小学二部
朱永新这本《让孩子创造自己》是一本有关教育理念的书,它不但适合老师看,而且也适合家长读。这本书共分八大章,第一章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第二章陪伴比“供养”更重要;第三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榜样;第四章播种美好才能收获美好;第五章“第一”并不重要;第六章真正的教育在于唤醒;第七章父母成长了,孩子才能成长;第八章家校共育,实现完美教育。在这八章中,能引起共鸣的就是《陪伴比供养更重要》这一章。
现在感觉养孩子难,难在陪伴。不知谁说过,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作为老师,我担忧着现在大多数学生的家庭模式,和我接触最多几个家长,他们孩子有一个共同特点:缺乏学习主动性;字迹潦草;考试敷衍了事。通过和家长聊天,发现他们也有一个共同问题,“老师,孩子在家里不听我的,他爸不在家,我也没空管,他就听老师的话,你就狠狠说他。”“老师,我白天干活,晚上到家就七八点了,没时间管孩子。”“老师,我和他爸在外地工作,天天打电话交代要好好学”……当时真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接。
目前大环境下,很多家长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条件,选择了外出打工,把孩子丢给老人,我没立场去批评这些辛苦劳动而又“望子成龙”的父母,也没资格去批评他们的不负责任。只是在反思,孩子成长过程中,“陪伴”和“物质”哪个更重要?作为父母,如果我们留给孩子的只是一些消耗性的财富,是不可靠的,只有留给孩子生产性财富,才是真正对他们负责。如果为了挣钱,耽误了孩子,看似给孩子积累财富,却无意中丢掉了孩子奋斗拼搏品质。
养孩子难,难在教育。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共性,也有个性。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只有家长在与孩子朝夕相处中,才能了解孩子,才能有针对性的教育孩子。没有陪伴,哪来教育!
愿我们在工作之余,别忘记了陪伴自己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