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炒面的太监大伯
(2023-12-07 18:55:49)
卖油炒面的太监大伯
选之第六章、大连福兴里地区街头特色小吃
1948年——1960年间的街头特色小吃的目录
1948年前大连当前经济困难,人们吃糠咽菜都吃不饱肚子,做小买卖的几乎不存在。只有在1948年后随着东北被解放。经济复苏,贫民做起五花八门的小买卖。如:目录所列举的的小买卖。其中卖油炒面的太监大伯的小买卖具有时代的特色
南福兴里大院的十字通道正东道口里,放着占三分之一通道的一个专卖油炒面的木质箱案桌。其主人是住在通道口内一对老夫妻的。他家门朝南,正好是我家二楼北窗户外的楼下。我管他叫丁大伯。他大高个、白净、无胡须、胖体型。天刚要亮时,盛着冒尖油炒面的大瓷盘和大铜壶摆满桌案。大个紫铜壶摆在最外侧,壶嘴对着大同街道,冒热气。他站在大铜壶旁招待上早班的人们。特别天气寒冷的早晨,顾客坐到后边凳子上,丁大伯冲一碗热腾腾油炒面递给他们,吃着那烫嘴、喷香的油炒面,立刻全身就有了热乎气。
他老伴——丁大娘是位慈祥的老人。好做善事又懂土法医术的老人,我母亲经常请她为有小病的孩子们看病,她有求必应。他们是让人们尊敬的一对老夫妻,他们和睦、安详过着晚年生活。
福兴里大院门口的小吃,给大院里的上早班人带来方便。1965年以后,我离开大连在大西北工作,等1985年再回大连时,他家的房子早已易主了。
《忘却不了的大连福兴里》一书24万字180张插图老照片。联系电话13940841856
作者窦玉祥网名老人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