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读书笔记(四)

(2024-01-07 09:51:33)
标签:

课程标准

教科书

研读教材

分类: 读书心得
科学认识教科书
       “解读”的第12章为“教科书的内容与形式特征”。教科书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学质量提高起着关键作用。作为一线教师,虽然不编教材,但要科学使用教材,也应该了解教材编者的基本规范。
       教科书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编写。刘道义老师在2020年曾撰文《加强英语教师专业能力, 提高教材使用能力》发表在《英语学习》上,指明一线教师教材使用能力的重要性。要是科学使用,就要正确科学认识教科书。
      在教科书内容方面:一是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构建认识;三是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四是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五是有利于师生互动;六是体现范例性课题原则;七是鼓励学生想想与思考;八是教科书编写留有较大的余地。
       在教科书的形式上:一是从学生理解程度、语言规律出发,考虑教科书的文体要 求;文字表述上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文笔流畅,笔调生动,引人入胜。二是课文结构从多因素出发进行协调和配合,使得在没有教师教授的情况下也能通过自学达到基本理解和初步掌握。从这点来看,学业困境的学生,要鼓励其阅读教材,自学教科书。第三是图文并茂,把重要的内容用粗体标记出来,图片尽量用彩色,以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尤其是物理和化学,课本上的实验装置、仪器等图片应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辨明细微差别,从而提高教材利用价值。
      研读课标后,还要研读教科书。研读教材与研读课标,同等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