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圆地方
(2018-12-29 11:36:23)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天人之际 |
古代天文学有盖天说、宣夜说和浑天说,盖天说描述的宇宙图景,“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把天看作平面的圆形,好像张开的车盖,把地看作正方形的平面,好像棋盘一样,天体都在天盖上,天盖旋转不息,带着天体东升西落,但天体向东移,因为速度比较缓慢,仍然跟着天盖向西转。
天圆地方不是我们印象中那样幼稚可笑,天是圆的,地是方的,盖天说的方和圆不是指天体的形状,而是宇宙的造化运行方式,《吕氏春秋·圆道》阐释方圆:“何以说天道之圆也?精气一上一下,圆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圆。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殊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
圆指的是道生万物一气圆通的循环运动,方指的是地上万事万物的特性各种各样,万事万物的形状多种多样,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个性,各行其道,不能互相替代。
方和圆还是一种算术方法,西汉的《周髀算经》是盖天说的代表作,有观察事实和数理推演作为依据。
伏羲女娲是我们的始祖,出土文物中伏羲女娲手有曲尺圆规,圆规方矩,皇羲为乾为天为阳,手拿画方的距,娲皇坤为地为阴,手拿画圆的规,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各行其道又上下出入,谁也离不开谁,谁也左右不了谁,天地交泰,阴阳合德,中气以为和,伏羲女娲图用形象的人物来表示天地之理。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是我们常说的圆规,矩是常说的尺子,没有圆规和尺子,是画不好矩方和圆形,天圆地方,做任何事都要遵循自然的规则,否则不能做好。
浑天说跟盖天说类似,分别在于盖天说认为天像车盖,浑天说认为天是一个圆球,天如蛋壳,地似蛋黄,天在地外旋转,天体分布在天球,日月五星附于天球上运行。
学说不是虚说,浑天学家最让人惊叹的地方在用浑天仪观测天象论证和推演事实,两家争鸣当中,浑天说渐占上风。
浑天说的视野和眼光并未局限在天球上,世界之外还有世界,世界无边无际,宇宙之外还有宇宙,宇宙无穷无尽,木圣张衡说:“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盖天和浑天的宇宙图景,日月星辰都有一个依靠,附在天盖上或天球上,宣夜说天没有形质,虚空一片,日月星辰是发光的气,为气所生,《列子·天瑞篇》说:“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宣夜说构建的宇宙充满元气,气生万物,天体也在气中运动,“日月众星,自然浮生于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素问•五运行大论》描写得更有趣。
帝曰:“地之为下否乎?”
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
帝曰“冯乎”?
岐伯曰“大气举之也。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故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
黄帝问岐伯,大地是不是在最下面,岐伯解答,大地在人的下面,在太虚之中。黄帝又问,什么支撑着大地,岐伯说,大气托举着大地。
这样一看,我们或许会惊叹古人的天文水平接近现代科学认识,但现代科学无法解释《易经》和《内经》所描述的许多规律和原理,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自信,会认为现代科学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还远远达不到先人的认识。
我们生活在科学昌明的时代,迷信科学也是一种迷信,先人对天文地理的探索远超我们想象,比我们走得更远看得更远,从造化之源和天体运行的视野看人事看生命,诸子百家只是建立在自然学问的分支。
中医也是自然学问的分支之一,包罗万象,贯通三极,建立在上穷天纪,下极地理,中合人事的基础上。
《易经》究天地变化,探索造化之源,《内经》究天地运行,探索生命之本,根源相同,用易理同样可以推演生命规律。
人禀受父精母血化合而成,阳父阴母,好像乾元坤元化生万物一样,“两神相博,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天年》谈到了父母合精而生人。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
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黄帝曰:何者为神?
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人在生命开始的时候,以母亲的血为基础,以父亲的精为卫外功能,由父精母血结合,五脏六腑发育成熟后神气舍心,人失神气就会死亡,有神气才能维持生命,这里的神为后天之神,“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博,谓之神”, 神可理解为由父精母血两精相博产生形体后的各种功能,精是父精母血相合形成的先天之精,后天之神以先天之精为本。
先天之精是人生生之本,在人体对应肾,肾主藏精,为元精,“夫精者,身之本也”。
父精母血合而成形的原始物质叫元精,也叫元气,《管子·内业》区分精与气:“精也者,气之精也。”精是气中的精微,气在描述先天之本的至灵至动,一气化生形体,精说先天之本的至精至纯,所有的精华都集中在这里,肾藏先天之精,也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
《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标题不说精而说真,不说人而说天,天与地相对,真与假相对,人精相对天真都是假的,大地之上有苍穹,人身之外有天真,天真相对后天之神是先天之神,还没有形体之前,先有天真,后有父精母血而生的元精,两者的关系也是一对阴阳,阴阳合德为真元。
天真从自然来看人之为人,唯此最真,生由真来,死由真去,真元存则生机存,真元灭则生机灭,生化的源头,生死的关口,从人文来看,天真为天性,天命之谓性,天性为人的根本,人无天性,禽兽也不如。
肾为水,河图生数为一,一代表生机,如果先天之精丧失,人的生命也将走向尽头,把脉看病,首看人的肾气有无,有则生,无则死,是生死的根本,没有这个根本,任何药物都无济于事。
天真不可见,自己的良知自己知道,元精不可泄,五脏也写作五藏,一个藏字说明了元精不可露,泄精气,身体将走向下坡路,越来越差,精气没有的时候,生命结束的时刻。
真元难以形容,《上古天真论》从天癸来论天元,以生长周期来显明天元的作用,男子八岁肾气实,八年一个变化,按八年的周期走,女子七岁肾气盛,七年一个变化,按七年的周期走,由生到长,由长到壮,由壮到衰,由衰到竭,由竭到死。
我们还可以从象数的角度来看,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水在洛书之数为一为六,一是坎卦,六是乾卦,水天需,云气上集于天,肾水不离根本,需为等待,也是藏的意思,《上古天真论》教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人做到了平淡安宁,真元自然伏而能藏,藏而能用。
不能藏则天水讼,天西转与水东流南辕北辙,颂为纷争,不合常道,“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这是现代人的生活写照,把酒当水来喝,把饮料当茶来用,没有节制,不知常识,反常的生活反而成为生活的习惯。
欲迷心窍,各种娱乐追求刺激,各种贪求纵欲恣情,满足欲望的代价是真元耗尽,不知道清心寡欲,保持精气的充满,不善于反求诸己,统驭精神,只顾心情一时之快,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情绪激荡观念偏执,许多病患提前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