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知不愠

(2018-11-25 13:55:11)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天人之际

清代乾嘉学派有一句话,不通文字声韵训诂、不懂天文历法术数,不能读古书。

读读经典,只是作为一般了解,这句话有点夸张,如果深入学习,接近先人探索的广度和广度,体认先人的精神和境界,没有古文功底,没有天文常识,只有望洋兴叹,身处宝山却空手而回。

季康子问于孔子曰:“今周十二月,夏之十月,而犹有螽,何也?”

孔子对曰:“丘闻之火伏而后蛰者毕,火大火心星也蛰蛰虫也今火犹西流,司历过也。”

季康子曰:“所失者,几月也?”孔子曰:“于夏十月,火既没矣,今火见再,失闰也。”

季康子问,周历十二月,即夏历的十月,却还有蝗虫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说,心星下去之后昆虫就开始蛰伏了,如今心星还经过西方,这是历官的错误,夏历十月应该心星隐没,心星如今还在,错在闰月。

夫子懂历数,深谙天道,五十岁左右经历了一次深刻变化,“五十而知天命”,对社会人生天地自然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这个时候,夫子刚好有实现理想的机会。

五十一岁出任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之后升为鲁司寇。

五十四岁,为削弱三桓堕三都,季孙氏和叔孙氏为削弱家臣力量支持这个措施,因为孟孙氏家臣公敛处父的抵制,半途而废。

五十五岁,受谗言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一路走一路碰壁,没有一位诸侯真心任用,一直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有人嘲笑他如丧家之狗,夫子也自嘲:“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周游列国的的时候,遭遇陈蔡之困,感慨“有言不信”,“君子以致命遂志”,“困”是《易经》的卦名,艰难的处境,这时候,夫子对人心世道还有期望。

周游列国十四年,夫子回到鲁国,处境并没有多大改变, “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于是序《书》删《诗》,定正礼乐。这个时候,夫子已经六十八岁,研习《易》,回顾往事,说了一句追悔之言,“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夫子说学易可以无大过,值得我们注意,诸多经书,易作为群经之首,也值得我们思考,《易经》为大道之源,描述天道运行,费则放之则弥纶六合,隐则卷之退藏于密,包罗万有,无所不有。

弥纶六合,六合应六经,《易经》包含了其他五经的精神和境界,推而广之,也包含了所有经典的精神和境界,六合代表时空向周围无限延伸之意,《易经》弥纶六合,无边无际,广大无垠。

藏于密,其小无内,如果说弥纶六合的对象是宏观世界,退藏于密的对象是微观世界,微观到微乎其微以至于无形另有天地,什么都可以包含在内,还是无形无名无影无踪。

宇宙世界,天地人间,万事万物,古往今来,都由天道而生,这种道生万物的方式用《易经》来描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乃至万有,这种描述以象、理、数、占加以详细阐述,运用无极、太极、阴阳、三才、四象、五行、六爻、七政、八卦、九宫、八卦、十天干、十二地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推演天下变化。

“易以天地准”,易说天道,通幽明,知生死,易有三义简易、变易、不易,天地自然之道博大精深,玄奥莫测,研习《易经》能把握天道而应用无穷,这可能是夫子读易明道而感叹的缘由。

三易中,简易居首,化繁为简,以简驭繁,说的是最容易最基本的道理,好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然而简单又不简单,易为变,变化无穷,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漫无边际的宇宙宏观世界,小至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都适用,万变又不离其宗,有一个恒永的东西,这个东西在《易经》叫易,先人称为道。

道通过易来阐述,易是道的呈现,各种说法都是勉强的描述,道又叫太一,一是数,以数言道也是易的一种描述方式,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这十个数,天数五、地数五、五位想得而各有和,得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天地之数五十五,变化而涵盖万物,数和象理融通汇合,类万物之情,通万事之理。

天一生水,天道之始,一代表道,《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大过是《易经》的卦名,夫子回顾五十岁前后的历程,说“可以无大过矣”不是一句轻松的话,人生的梳理、世事的感慨、天道的感悟皆在其中。

人道以天道为基础,天道无形,化生万物,生而不有,尊重事事物物人人各自的选择,天道无情,清静无为,不会干扰事事物物人人的轨迹,因因相循,彼此影响,直至无穷,在事事物物人人背后,总有一双冷静悲悯的眼光注视着着一切。

习易以知天识时,不了解天道,人会痛苦,人会烦恼,行人道在回归天道,天道没有什么可说的,没有什么可做的,人活在世上又要说又要做,这是两难的地方,在行的过程中,如何和而不流,中道而行,有“困”有“大过”。

“大过”也为《易》卦名, 大过卦辞“栋桡”,栋梁遭遇曲折,困难是必然的,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路,没有唾手可得的事,大过《大象》说:“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遯世无闷。”夫子遭遇人生的风风雨雨,理想和现实的碰撞,天道和人道的融合,或许明白君子处大过的方法。

所有的欲念构成社会风气,世道人心的堕落非一朝一夕,人道远离天道变成滚滚浊流的时候去行天道,有许多的诽谤,有许多的误解,也有许多的灾祸,人之所以为人,贵在遭遇许多不如意还坚守人生的信念,保持纯粹中正之心,不为外物束缚而超脱自得。

日出日落,月升月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地有变化,时势有穷通,用行舍藏,进退合宜是天道,也是人生的智慧,在人事上,下学上达,“人不知不愠”的精神和境界。

《学而》首章说时学时习能悦,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能乐,又说不知不愠,三者相通,关键在下学上达,天人归一,《易经》说:“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不通天道则不能临事无怨无忧,不忧不惧,不通人道则不能安于本分,曲通万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天何言哉
后一篇:道之为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