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为天(七)
(2018-07-20 15:46:45)
标签:
健康教育文化杂谈中医 |
分类: 题外二话 |
水知道答案,茶通达天地人,一杯茶水,有自然造化天时地气之妙,有泡茶和喝茶之人的精气神。
万事万物皆然,人参赞天地之化育,能让茶水浑浊,也能让天地浑浊,能让茶水清明,也能让天地清明,不同的人不同的茶水,不同的人不同的天地,人活天地间,与万物和谐共生,可以自然而纯粹,可以从容而自在。
天下无如吃饭难,粗茶淡饭,五谷为养,这是简单的事实和常理,除非有餐风饮露的本事。
《庄子》这样描述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黄帝篇》中也有记载:“ 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心如渊泉,形如处女。不偎不爱,仙圣为之臣。”
不吃饭有两种人,一种仙人,另外一种也不吃饭,传说中的饿鬼,书籍记载,他们找不到饮食,没有东西吃所以叫饿鬼,还有一种焰口鬼,找到了食物但放到嘴里会冒火,食物吃不到嘴里去。
问题在我们是那种人,不得理法,不食五谷,以后恐怕将有隐疾。
接下去思考的问题,身体需要食物,精神需要吗?
答案不言而喻,人何以为人,人何以参赞天地,贵在一点顶天立地的精神,我们经常说精神食粮,精神需要食粮的滋养。
食东西滋养身体,天时地气很足的食物也很难滋养能与天地相往来的精神,精神需要更精微的食物。
天道无为,心平气和滋养精神,恬淡虚无滋养灵魂,这是最好的方法。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中医说心神肾精,精神有身体的基础,却不停留在在物质上,三丰先生的话:“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心能安则离火不外荧,肾能养则坎水不外湍。火不外荧,则无神摇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湍,则精智涸之症,而肾愈澄。肾澄则命火不上冲,心安则神火能下照,神精交凝,乃可以却病,乃可以言修矣。”
精神内守则水火既济,内循环,滋养精神的根本;外循环,气血旺盛的基础,心神能安则离火能安下,肾精能养则坎水能济上,精神饱满才谈得上气血充盈。
治病而不想病,有志有恒有识,把注意力放到精神上来自然健康,这是阴阳反用的道理,相反的例子,看医学杂志看多了,没有病也会看出病来,想多了,没有病也会想出病来。
养生的真谛,不仅仅养身,还要滋养精神,身体和精神都要吃饭。
我们习惯了吃饱喝足,然后在精神上讨价还价,斤斤计较于外在的名利,或者在许多人眼里,名利比生命更重要。
有的人买房买车很大方,买衣购表不客气,请客喝酒不吝啬,唯独对自己健康吝啬,对自己生命讨价还价,除了这些平常如呼吸的方法,没有更好的方式。
科技再发达,物质再丰富也只是身体上的事,精神的丰满、生命的丰盈只有靠自己努力,一味强调物质,精神衰败的时候一样影响身体,这是我们最忽略的事。
为了身外之物勾心斗角用尽心机,耗散的不仅仅是身体的力量,还有精神的力量,精神力量的耗散看不见摸不着却非常伤人,好好睡一觉是恢复精神最好的方式,麻烦的事,心机太重往往睡不着觉。
迷惑或纠结,在于对事实真相的不了解和对生命认识的不完整,没有真正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没有真正体会到生命的珍贵。
健康和生命投入不仅仅只是金钱,这只是有形的投入,有形的投入或许立竿见影却可能在未来付出沉重的代价。
精神的滋养是无形的投入,关乎学习和成长、格局和境界,看不见摸不着却产生长远的影响,价值连城,用金钱无法估价,用物质无法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