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始生
(2018-06-22 22:41:28)
标签:
健康教育文化 |
分类: 浩然正气 |
人有阳气则生,无阳气则死。
说到阳气自然而然想到了太阳,有一种补阳气的方法晒太阳,选择阳光和煦的时候晒晒后背,不仅驱寒祛湿,还能调和气血,如果觉得晒太阳老土,太阳底下多活动也是一种选择。
现在流行健身,广场除了广场舞,还有拍手操,一边走路一边拍手,还有一边踩鹅卵石一边拍手,说法是人身上有十二条经络,与手掌相连的就有六条,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和手阳明大肠经,手脚按摩舒经活络增阳气,类似的还有泡脚、甩手、拍打、金鸡独立……
有各种补药增阳气的说法: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熟地黄、白芍、鹿茸、杜仲、党参、北沙参、天冬、麦冬、冬虫夏草、杜仲、淫羊藿、菟丝子、巴戟天、续断、肉苁蓉……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号称改善脏腑功能、治疗各种阳虚、补充气血不足、消除机体虚弱证候,是药三分毒,事实未必如此。
还有其他做法,呼吸导引强正气,站桩补阳强骨髓,打坐驱寒复阳气,艾灸壮身强阳大法,时间长一点,阳气强一分……
每种做法有每种做法的道理,实践上也有一定效果,一般开始的效果比较好,长期下来的效果不一定理想。
世上没有万能的药物也没有万能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使用和应用的条件和讲究,有些方法如果超过一定程度还会有副作用。
最自然最简单的方法,吃好睡好心情好,水谷为养,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心情。
深究下去,大道至简,简单的方法不简单,合于天道,顺应自然。
天道生生不息,生机勃勃又轻清向上,用“阳气”来描述天道温养刚健的状态,这是所有方法努力达到的目标。
通过运动的方式促进身心气血循环有一定效果,通过药物灸等医疗方式调节身心有一定效果,导引站桩打坐合乎理法也有一定效果。
有效的前提是遵从自然之理,心为君主之官,心君如果从私欲出发乱作为,这些做法的后果往往比不调理更严重。
古人说治国平天下,无为而治是最理想的治理方式,由三皇到五帝,由三王到五伯,治平越来越霸道,越来越离开自然,越来越多作力,越来越关注自我,降本流末,没有自然的智慧,没有文化的土壤,方法大都流化为从利我出发的手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根基不稳还会带来各种祸乱。
阳刚正气,经常使用的一个词,阳气和正气联系在一起,《内经》强调:“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天有好生之德,天道昭昭赏善罚恶,有一双无形的手让万事万物归于常归于善,用“正气”来描述天道止于至善的状态,没有足够的善行没有足够的正气。
这是所有方法的基础,这种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光明磊落,为大局着想,为大众着想。
把人当做社会,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身中各个部分相辅相成,没有大局意识,片面强调身体某部分的功能通常导致身体系统的紊乱。
无为而治不是不作为慢作为,而是天道自然,天机自动,系统看问题,智慧处理问题,没有大局意识和天道智慧,再好的方法都会沦落成谋取私利的工具。
从这种视野看补阳,一味地补阳气反而不能补益阳气,时间一久,私欲夹杂,人为引导,浊气杂气反多,往往耗费水阴,使阳气更为不足。
严格来说,大家认为的阳气只是后天之气,一壶水加温的方法,补阳的药物多为温热药,补阳的方法也是增热的方法,增加水的温度,温度过高有烧干水的倾向,往往火烧空锅,中后期的危害非常大。
一阳始生的阳气是元阳之气,自然天地间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在导引吐纳、站桩打坐和中医养生之中,所讲究的气是这种元阳之气,不仅能温熙身心,还能生水,跟后天之气有非常大的区别。
一般来说,元气有一定量,生命结束的时候也是元气耗尽的时候,医生治得了病,救不了命,外受风寒暑湿,内有七情六欲,人为的各种造作耗散元气,治疗手段养生方式看似在恢复身心,不符理法的医疗反而耗散元气。
天道无始无终,不知从哪来开始也不知从哪里结束,用“元气”来描述天道生灭流转的本源状态,这是先天之气,偏于形而上精神的说法。
天无形,道无名,人在道中就好像鱼在水中,鱼一动水就动,这种动的状态通常用“气”来描述,天与人能通过气来相互感知,气化好像鱼动荡起波纹,这是气之用,真正的气跟大道一样,无象无形,无声无色,无臭无味。
泉水干了,鱼才会感受到水的存在,互吐唾沫互相润湿,当人从自我出发感受到气的时候,人已经远离天道,不是元气,不是正气,也不是阳气。
这种气超越了二元对立,古人谈的一阳始生从减去私欲的无思无虑中来,天道常清常静,元阳正气合天道而生,从虚无中来,自动自足,生生不已。
同构性来说,治国平天下在养阳气,正直善良之人唯义是从,没有个人利益的计较,生死置之度外,这是真正阳生之处。
天大地大,道大人大,为国为民,大写之人与天地相往来,气足百折不回头。
格局小了,方法也小了,自己把自己压缩得越来越小,杯口有多大决定容量有多大,再好的方法没有足够的胸怀也容不下天地浩荡之气。
如果不明理不践行,人本能地按着各种莫名其妙的欲望和情绪活动,越活越狭隘,越活越自私,永远没有清明的时候。
人生真正的意义,重回大写的我,回归到天地自然中来,天性包含万法而生万法,每个人有每个的探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回答,答卷不一样,怎么选择怎么回答是各自的事。
德为道之用,道因德而现,元阳正气依德而生,养阳从修德开始,天有五气,人有五德,五德为天道五行之气在人道的呈现,全德则身体无内伤,七情六欲重则伤五德。
“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凡一经病,则一经之气见。平人六气调和,无风、无火、无湿、无燥、无热、无寒,故一气不至独见。病则或风、或火、或湿、或燥、或热、或寒,六气不相交济,是以一气独见。”这是《四圣心源》的关键,也是辩证的基础。
鱼在水中不知水,人在道中不知道,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是人生病的时候,也是远离五德的时候。
五德不缺则不见病,德缺那种病那种,如体弱少气,肺主魄主义主金气,义者宜也,有足够的眼光辨清是非;义者质也,有足够的行动力改变现状;义者正也,有足够的勇气遏恶扬善,金气不足,一般会得肺方面的病。
这是养生的方法,全五德,养五气,德全则气足,气足则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