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志达道
(2018-06-10 22:39:39)
标签:
教育文化杂谈 |
分类: 浩然正气 |
这是一个物质极度丰富的年代,这是一个精神极度匮乏的年代,我们看似拥有了想要的东西,但我们仍然不开心。
面对这种不开心,我们可选择逃避和不逃避,逃避在各种刺激的娱乐和搞笑的放松中,逃避在灯红酒绿醉生梦死中,如果不是装睡的话,内心仍然不开心。
不开心,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学会倾听天性的呼唤,顺从内心的声音,我们选择社会或者他人的认同的价值观中生活,少了周围的认可和外在的评价,我们似乎寸步难行。
这个时候,生命用残酷提醒你,用悲伤让我们了解什么叫安宁,经历过痛苦才知道平和多重要;用疾病让我们了解什么叫健康,经历过病痛才知道健康多重要;用意外让我们了解什么叫平安,经过过灾祸才知道平安多重要。
回过头来看年轻时的车祸,那是来自生命深处的提醒,告诉自己内心的残缺,告示错误的人生方向。那个时候开始,身上有了真实的东西,所有外在的荣耀在生命面前苍白无力,平安健康地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面对生命的提醒,逃避只是转移注意力,忽略了生命最真实的处境,忽视了最需要面对的现实和问题,即使片刻转移了注意力,不安与焦灼依然存在,甚至一次比一次更厉害。
不逃避是坦然面对自己的问题,坦然面对生命的真相和残酷的事实,没有畏惧,朝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向努力。
可能挫折和磨难依然在前方,内心有一股信念,只要明天还在,我们不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纵使陷身茫茫沙漠,希望的绿洲还在眼前。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慢慢拥有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拥有坚定光明的信心,精神越来越饱满, 身体越来越健康。
不知道生命敲门的声音有多少次?自己的遭遇,困而学之,受苦受累折磨得受不了,找出问题用行动去解决。
如果看到自己和身边的问题,没有随后的行动,我们依然没有扎根到生命在深处,只如浮萍到处飘,那是逃避,一直处在沉睡中的迷惘和各种不舒服。
感谢苦痛,感谢对手,让我们有机会醒过来。很多时候,太舒服被安排的人生不是一件好事,一个人活不出自己本来的样子,而是按着别人的标准来活着,像个没有独立能力的木偶。
走下去,不仅需要对自身和环境的思考和洞见,还有反求诸己的行动力。
漫画家展现出漫画,艺术家展现出艺术,只是一个宣泄的渠道,如果设个渠道不够顺畅加上没有解决现实的勇气和智慧,郁闷到抑郁,这是行动力还不够的问题,严格说来不是病。
实事求是是一种能力,行动力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客观理性,跟年龄有关,跟修养和阅历也有关,读史使人明智,智不是小聪明或能力的提高,而是遇到事情时候洞悉真相的淡然和处理问题的智慧。
历史有太多的事可以参考和借鉴,世间本来如此残酷,人情本来如此卑劣,认识到了就不会要求别人,随后做好自己的事。
自己掉到水里快要淹死了还准备拉别人上岸是我们经常做的事,也是我们最大的毛病,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就算我们有十分的善良也无法改变别人的轨迹,别人的选择永远是别人认为最好的道路,尊重并祝福,没有必要让分歧的的人和事让自己受伤,用别人的不同的选择来惩罚自己。
深层次的内容肯定枯燥,人都喜欢在生活中煎熬,不喜欢在学习中受苦,读书明理,开始真的要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很难开始,然而又不仅仅靠兴趣,兴趣往往短暂,兴趣过后就是没完没了的懒惰。
为学后来靠志气,没有这股志气,坚持不下来,人生没有方向好像车辆没有导航,选择太多跟没有选择没有什么区别,人一心不能二用,难在专心致志,难在持之以恒。
人有时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真的生活,有志有识有恒。
读书不在读多读少,而在清楚自己真正想干什么,一个人的目标方向决定了一个人以后的路,有志才谈得上有见识有恒心。
有志气,找到有价值的事做下去,人生的状态不一样,有干不完的事,精神也特别充实,一不小心,我们或者触摸到生命的本质,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有志和有有欲是两种不同的状态,有欲望会亢奋,精神在外,不断透支生命,有志气会中正,精神在内,志气轩轩的人顶天立地,浩然正气。
在这时代,最容易误会和误解的一件事,把欲望当志气,期待自己功成名就,期待自己出人头地,期待自己妻妾成群,这是私欲出发的目标,而不是志气,甚至连理想也不算是。
越聪明的人越容易有欲望,越有欲望的人越误认为自己有志气,误解到到不知内心放到哪个地方,一直往远处跑,烦躁而不宁。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所有的人,在晚年的时候都能够安享幸福,朋友之间都能够相互信任,年轻人都能够怀有远大的理想。"这是夫子的志气,谦恭的态度,广阔的胸襟。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天下确立文化价值,为大众确保生活安康,为文明传承播下继往开来种子,建立永久和谐太平的社会,这是横渠先生的志气,恢弘的气度,深远的意境。
古人为学,志气欲望之辨很严,这是生命探索的开始,必须从身到心的磨砺和磨练才有真切的志气。
西风东渐,去私欲没人强调,或者不再那么严格,由此走到传统文化,没有熬过这一关,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大坑。
没有志气的生命就像一朵枯萎的花,充满了忧伤和黑暗,没有志气的社会好像一片萎靡的森林,充满了龌龊和狰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