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心静气

(2018-06-08 21:25:21)
标签:

教育

文化

杂谈

分类: 浩然正气

无论什么信息,有自己思考,有自己的看法,不轻信不轻传,立场一致的话,求同存异,平心静气,切忌有主观的态度,先入为主,先了解事实和真相。

有一种风气总在宣扬情欲,文学作品影视歌曲有意无意到处渲染,强调了自我,强调了欲望,给人灌输充满荷尔蒙的爱情可以改变世界,给人灌输通过……一定改变……类似神话体和震惊体的话术。我们喜欢这些话,因为我们内心不喜欢平常和简单,渴望不劳而获地依赖别人,渴望莫名其妙高人一等的虚荣,名牌消费的不止是产品,消费的是那种无处不在的虚荣。

通过外在物质不断强调与众不同,这种冲动难以遏制,延伸到心灵修养也是如此,渴望跟人不一样,想不一样一定作怪。

“养心莫过于寡欲”,修养方法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了,从这个角度看,消解附加于我们身上的累赘,回到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是是回归本来的一种最好方式。

人的生存离不开吃喝拉撒睡穿,中国人的老话,家有黄金万两,不过一日三餐,家有良田万顷,不过只睡三尺宽的床。一个人拥有再多的财富,个人消费不过如此。

有人说,除了一日三餐和一张床以外,还有奢侈品、豪车别墅或专机等高端消费,这是超出需求的欲望,财富到了一定数量满足生存所需之后并没有实质的意义,骄横奢侈,放荡贪婪,结果害人害己。

吃喝拉撒睡,这是中医辩证的基本点和出发点,平凡无奇,没有复杂的东西。超过生存需求的欲望伤害身心,我们以为得到了很多,其实失去得更多。

进一步发现,超过这种生存状态的需求在身心有对应的地方,利心过重的病集中在中部,色欲过重病集中在下部,虚荣好面的病集中在上部,上中下在身体是个相对而言的概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私欲有个特点,越来越强调自我,越来越固化自己,越来越物化自己,如果用水来比喻,从气态比较活跃自由的状态过渡到拘束固定的冰状,体积变大,能量降低。

能量是比较现代的词,传统的描述有两种角度,一种是气,一种是心,还有其他角度。从气上看是浊气杂气大,生气不足;从心的角度看,失心症,不一定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的狂躁,表现出自怨自艾的压抑、自以为是的迷执和自高自大的狂妄。

这样的人一般两个特点,一是开放意识差,什么都不相信不接受,一定要别人按他理解的方式来做,不这样做就是错错错,后面还有千百种理由;二是客观理性度差,一股强烈的情绪和执念,认为一定如此,用个人经验代替一切事物。

另外一种风气,怀着个人的情绪对身边人和事充满抱怨和责怪,无益身心,于事无补,更有甚者,黑白颠倒,用各种方式否定自己国家自己民族自己文化,恨不得不是中国人,阴阳怪气甚至夸张的言辞攻击现实又拿不出行之有效的主张,这是非理性态度。

是非立场往往决定了我们的态度,说这种话的人本身并没有比别人高尚多少,好像选择出生一样,我们没有太多权利选择自己生在哪个国家和民族,现实有许多不足,许多问题,问题还比较多比较大,需要每个人改善和改进。

但——

无论如何,不能失去家国的立场,人不能忘本,饮水思源,理性客观,善意的批评和合理的建议能让我们未来更美好。

我们的态度决定我们的未来,历史是面镜子,唯利是图跪下的风气盛行的时候都不是好的开始,君子贞一,不敢说为君子,起码有自己的底线和良知,爱自己,爱自己的家人,爱自己脚下这块故土。

华夏这块土地是个学好的地方,不是学坏的地方,修学,或者经营自己的人生事业,必有坚持必有担当,人越无担当,正气越不足,身心状态越差,吃药治不了良心病,人在做,天在看。

几千年文明的堕落,就是人心的堕落,伪君子太多了,几个人按自己的良心过日子?按良心过日子有代价,特别在这个时代,道理懂,没有行动,没用!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义不讪上,这是通情达理的做法,关注时事在培养家国胸怀天下意识,反证经史功夫,冷静客观看问题,识别真伪,辨明是非。

读书明理,真正的力量来自行动,说放下也容易,说难也难,难在自己的虚荣和攀比。

放不下面子很难,五德缺德,缺德的人天理不全,名利双收不代表有天理,不得天理,天性不全的人只有靠刺激的娱乐来满足感官,这不是人的生活!

有人不喜欢人的生活,另说!选择什么,做什么,这是每个人的自由,自己的事自己负责。

文明的堕落有时候不是善良慈悲本身,而是很多人善良到是非不分,纵容有些人的恶念和恶欲,纵容别人毁坏我们的家园,破坏我们的环境。

我们有一条主线,诚意正心,审己修身,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古人所言非虚,问题在我们如何用功,如何用心。

修学本身没有那么高大上,先秦诸子,还有更古的先人,过自己的生活,关心大众关心天下。

这种思路离不开现实,先做好身边的事情,努力过好自己的日子,让自己和家人平安健康,同时保留善良正直的心,不要对别人有恶意,也不要让身边的人被恶意伤害,有更多的能力尽心尽力做更多的事,这些道理其实很简单,《大学》说白了就是这些话。

《大学》是照妖镜,很简单的判断标准,是否这样的思路去看人看事,如果有人告诉我们信了什么能解脱成啥成啥,还能打包解决所有人生问题,几乎都是骗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不易之道
后一篇:求志达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