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心省身

(2018-05-24 22:35:40)
标签:

教育

文化

杂谈

分类: 浩然正气

身心家国同构,社会人际关系是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我们可能看到真正的自己。

一个人不能包容他人的地方往往是自己不能容忍自己的地方,一阴一阳,如果不是自己内心存在这个点不会引起内心的波动,也不会觉得对方讨厌。

一个卦,有正卦、互卦和变卦,这是事物本来的样子,除了正卦,有综卦,将正卦旋转180度变成一卦,从反面视角来看同一个问题;还有错卦,将正卦各爻阴阳颠倒过来另成一卦,从对面视角看同一个问题。

以易道的思维看事物,一举一动,都有相对、正反、交织,有白天就会有黑夜,有满意就会有失意,有人拥护就有人反对,世界一阴一阳相辅相成,离不开这个世界大准则。

一个自私的人,有三种可能,第一种他本来是自私的人,同气相求,因为自己的利益被别人损害了又无力改变而指责别人自私;第二种可能他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飞蛾扑火,火光周围有一片黑暗的存在;第三种可能,海纳百川,和而不同,自私与无私并无对立,“圣人无私而故能成其私”,这是一种境界和修为。

为道日损,损的是私欲,为学日益,学习接近天道的思维和言行方式,有修有学有证,日常的积累,平实的功夫,渐渐养成熏陶的过程。

没有严格审视自己去除私欲之前,我们常常对自己的道德水平有过高的评价,自己同气相求中有自傲的道德高尚感,认为自己和被鄙视的人不是一类人,君子慎独,而当我们处在他们的位置,做的事情不会比他们好到那里去,我们只是不满意我们没有得到对方得到的东西而已。

如今之人莫名其妙一股怨气,时不时唉声叹气,这股怨气的来源并非自身有多正义,而是对自己要求太低而对别人要求太高。

这样的状态最容易把时间和精力放到讨厌别人抱怨别人上,不知不觉成为一个不健康的人,自怨自艾怨气冲天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不生病的可能性很小。

我们与其自怨自艾,不如做好自己的事,做一个理性的旁观者,客观的建议者。

中土为轴,金木交并为气血外循环,水火既济为精神内循环,五行以土为主,中土为枢,内外生生而变化无穷相生。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君能“神”能“明”,理想的心君“人心死,道心活”, 见人所不见谓之明,知人所不知谓之神。

神非迷信,无论信什么,有求则为迷,无求则为信,“一法通,百法通” 专心致志做一件事到一定程度发觉天下道理相通,不可思议,神妙非常。

中国不会把活着的人称作神,善人、贤人、圣人、大人, 不管是谁,在人世间都是人,去世后有遗德在民才叫做神,中国传统行业都拜祖师爷,这是神,祭拜是报德崇功,不是求名求利。

君是君子,君者群也,君子是品德的象征,有安众扶民,敬业乐群之德,主是自主,通彻天地而能自强自立。

中医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心君管理身体犹如君主管理天下,这是古人强调修身养性的原因,心君神而明的人方有大智慧从根本上把握脉络处理事情。

问题在我们在说心为君主之官的时候,这个君主是充满欲望的君主,用自己无穷无尽的欲望来管理身心,这个君主还可能是充满情绪和执念的君主,对什么事情有强烈的偏执,还可能是暴君和霸道之君,这不是理想的君主。

神而明之的君主清静无为,大道至简,繁杂诡异的东西不是道;大道至清,浑浊恶俗的东西不是道;大道至虚,自高自傲的东西不是道。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少些虚伪,多点真诚,常清常静,老老实实朝着一个方向前进,安安静静,天地自然滋养我们,心君清静的时候,身体自然发生变化,这是最简单也最实用的养生之道。

格物致知最大的意义在于建立见地的同时扩大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有能力跳出狭窄自我的圈子,格物的训练一方面是系统的形成,一方面是格局大小,两方面都很重要。格局小了,心火如苗,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总是在拘束和不安之中。

格局不大,过于关注自我,火苗摇摆不定,抗压能力低,心火游移不定也容易熄灭。

心不清静,住高楼,开汽车,消费奢侈品,物质越来越丰富也只是乞丐,心火越来越小,人越来越糊涂,如同流浪狗,惶惶不可终日。人心被贪婪和恐惧占据,总以为拥有财富和地位才能拥有未来,好像溺水的人总喜欢抓住救命稻草,精神的落水者喜欢紧紧抓住财富和地位。

“善易者不卜”,把社会当成人,一个人心倘若心如火苗还在挣扎,如果一个人心如死灰,把灯芯看作心,把蜡烛当做肾,那是因为恐惧导致心火剧烈燃烧而油干火尽。

古人油干火尽的情况比较少见,心主神,肾主精,如今精神病流行,看病看到这里会惊悚,我们何去何从?社会何去何从?

药医不死病,绝对多数的药作用在外循环,现在入病在肾精病在心神,药物很难奏效,心神清净,肾精安定,心神不动,精气固敛。如果真有志向,一股朝气,虽苦犹乐。

一个人真不能只是吃喝玩乐,没有什么信念和寄托心灵空虚,身体也容易出现问题,生活还是要有志气比较有活头。

有这股精神,人就有足够的勇气坦然面对各种挫折和磨难,这是普通人要躲避却是不断向前摸索必须具有的准备。

这是一个沉重的问题,每个人内心都非常不安却在环境的裹挟下无可奈何。

天天精明算计总会倒霉,有一天总会有代价,一直在索取,不断索取,这是心君不安,贪而不得则多怨,现代人都是门槛王,怨自己亲人,恨自己国家,怪自己祖宗,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立足现实,做好自己力所能及能做的事,做好自己工作,尽职尽责,这是能做到并能对人对己有益的事。

历史诡异的是,几千年来都仁义礼智信作为国家立国之本,实际上到处都是对当初教诲的背叛和架空曲解修正,真正的儒家几乎是死无葬身之地的,四处窜匿,到处封杀,这是一个被颠倒的时代与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安不忘忧
后一篇:不易之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