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二郎中
二郎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453
  • 关注人气:1,3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仁者无敌

(2018-02-06 14:29:31)
标签:

教育

文化

杂谈

分类: 浩然正气

梁惠王痛定思痛,接连错失人才之后开始大力招揽人才,《史记》记载,“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

卑礼厚币,现在的话,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给人才贵宾式服务,不仅要分配住房,落实户口,高薪聘请,还要尊重人才,信任人才,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平台,让他们充分展示聪明才智。

这时候,孟子来了,遭遇重大危机的梁惠王迎来了一位大儒,梁惠王心情郁闷也有一些期待,见到孟子第一句话就是“亦将有以利吾国乎”,长者到魏国来,不知如何为国家谋利。

孟子回答出乎梁惠王意料,国家不能总谈利益,只讲物质文明不讲精神文明,只讲经济建设不讲文化建设,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各个地方将会各自为政,国家在不远的将来也会分裂,治国四个字:仁者无敌。

这种回答好像一个病人,身心纠结,痛苦万分,走到医生跟前说,请问有什么方法治好病,病人听到的回答是好好养生,早睡早起,清淡饮食,保持乐观好心情。

病人一听,医生无能,庸医一个,废话太多,你说的都懂,关心的是病,开个秘方弄个神法,最好一下子把病治好,太不中用了,病医不好还这么多高尚的说辞,只要把病治好。

这是习惯的想法,碰到问题,人一般喜欢打鸡血,喜欢喝鸡汤,如果说鸡血没用,打完鸡血亢奋一阵崩溃得更快,对方不会信,喝完鸡汤安慰一下老状况照样发,对方一样不会信。

梁惠王没听到打鸡血和喝鸡汤的话还挨了一棍,心里估计怀疑加失望又不好发作。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後有驺子之属。”

《史记》记载孟子事迹,提到“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他要找的是富国强兵、战胜弱敌的干才,而不是只讲道理不会做事的慢大夫。

梁惠王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错失了干才想着找回同样的干才,急切需要富国强兵证明自己的方法,犹如医院打激素快速好起来的疗效,而不是王道王政长治久安的长期战略。

孟子“述唐、虞、三代之德”,关心的是百姓安危,天下归心,行的是王道,“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故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道并不是不谈利害,只是不谋绳头小利,因小失大,顾此失彼,不是不谈手段,只是光明正大,济世安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以德服人仁者无敌的思路。

孟子和梁惠王,图谋长治久安和只求眼下快意,不同的思路不同的对策,两个人一开始就有话不投机的味道。

这种不投机是历史也是现实,急功近利总是大多数人面对问题的现实选择,现实不是一个贬义词,人要生存无可厚非,不知不觉都从梦想走向现实。

明哲之所以是明哲,明哲的眼光总是在远处,孟子没有唯利是图,没有鼠目寸光,一生始终为人伦正义,为道德奔走,到最后没有用武之地,在家乡讲学,“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初衷不改,王道不兴久矣,成功不必在我,这是明哲的胸怀。

《史记》太史公感叹:“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於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急功近利的焦急和短视是衰乱的源头,从源头看待问题解决疑难是明哲的眼界和格局。

道理都明白,现实太苍白,从领导到普通老百姓都是小利当头,只顾眼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急急忙忙奔向经济建设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礼贤下士
后一篇:玩物丧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