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与中医(五十二)

(2017-04-29 14:54:18)
标签:

健康

教育

文化

杂谈

中医

分类: 文化与中医

物有其性,人有其行,格物犹如看人,茯苓长在松根下,了解茯苓的性情,也看茯苓赖以生长的环境。

第一眼,看的是外形,人有胖瘦高矮、四肢五官、气色明暗……,植物有根茎枝叶,五颜六色,千姿百态……

松树高大笔直,青翠常绿,树皮褐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状,树叶成针状,有绒毛,树冠看起来篷松不紧凑,山上到处都能见到,悬崖峭壁也有松树的身影。

第二眼,看的是性情,善良或恶毒、勇敢或懦弱、刚强或忧犹、柔和或粗暴、直爽或阴沉、开朗或抑郁、大方或小气……,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外形是一个人性情的呈现,看到了性情,也看到了外形。

看到松树耸立挺拔的样子就好像看到一位挺起脊梁的正人君子,刚正不阿,不屈不挠,浩然正气。

这股正气外观看来青翠葱茏,绿得滴油,青绿属东方,东方主生气,这股生气活泼进取,松叶细长得好像一根根针高高长在枝头上。

松树经历天地的洗礼,经冬不凋,四季常青,松皮粗糙得好像鳞片,傲人的挺拔和沁人的青翠何时何地都是中流砥柱。

此种性情堪称大才,松树为百木之长,松字形旁木,声旁公,声旁也表意,公平正直,松树经冬不凋,四季常青,坚毅,秉天地之正气而生。

松树有段故事,曾受封为“大夫”,泰山有“五大夫松”,相传为秦始皇登封泰山时,在松树下避雨所封。

这种性情,古有三公,天子之下最高管理者,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君子喻于义”,三公选用德才兼备之人,《荀子》说:

“故人主用俗人,则万乘之国亡;用俗儒,则万乘之国存;用雅儒,则千乘之国安;用大儒,则百里之地,久而后三年,天下为一,诸侯为臣;用万乘之国,则举错而定,一朝而伯。”

第三眼,看的是神韵,包含外形和性情,就好像我们小时候会问自己我是谁一样,长大了或许会去探究人生根本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万事万物也有缘由,盛有时,衰有时,花开花落,落叶归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一个注定的结果,又有一个并非注定的过程。

松树为何四季常青?松树为何生机勃勃?

庄子讲松柏,“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

天行健,地势坤,万物正,尧舜是天下为公的典范,松树是万物归正的楷模。

孔子时运不济,感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感叹的时候,估计看到不止是外形和性情,看到了松树的神韵,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受命于天地的高贵气节和坚贞品格。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夫子是圣之大者,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孟子说,圣人有四种,伯夷是“圣之清者”,圣人中最清高的”;伊尹是“圣之任者”,圣人中最负责的”;柳下惠是“圣之和者”,圣人中最随和的”;孔子是圣之大者,“圣之时者”,圣人中最识时务的”。

松树不择地而处,贫瘠的土壤,寒冷的气候也能生存,孔子不择时而生,善于处世, “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该离开就离开,该呆着就呆着,该隐居就隐居,该做官就做官,该生活就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