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中医(四十五)
(2017-02-28 13:11:53)
标签:
健康教育文化杂谈中医 |
分类: 文化与中医 |
中土为轴,肝血肺气一个层次,姑且称为外循环,脾胃为后天之本,血本于脾,肝随脾升,气源于胃,胆随胃降。
中土为枢,心神肾精又一个层次,姑且称为内循环,肾水上承,心火下降,心肾相交,身心泰和。
内循环与外循环彼此循环,内外相生,生生不息,如环无端。
临床上,外循环的病越来越重,内循环的病越来越多,失眠,无精打采,胸闷无助,腰酸背痛,腹痛腿冷,女子不字,男子不男……
内循环的病近乎无解,心神肾精,好像地球石油这样的不可再生资源,用多少没多少,直到耗费完,也就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有时候,真的感叹,看历史,人心越来越糟糕,身体也越来越糟糕,先生《四圣心源》的理方法药可以治疗先生时代的病,到了后世几乎很难,没人病可看,纵欲如丧心狂,“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心中一点敬畏消失,一点善念不见,人不是人,禽兽都不如。
从先生的气机升降图看,现代人病得很深,而先生并没有这个病的现成方法。
其实,言传身教,先生说出了方法,只是在当时是常识,清心寡欲,老实本分是养心神法,立志为本,志存高远是养肾精法。
这些方法在四书五经中,在诸子百家里,在我们的文化中。
格物致知是方式,诚意正心是根本,治根治本,养生养的是心,养的也是志,肾藏精,肾也主志,有志的人骨壮筋强,有志的人恢宏远大,有志的人精神百倍。
心肾相交,心歪了,肾也藏不了精,几乎所有的病都源自心,心净则身净。
得病了,吃好睡好心情好,这是让心肾相交,内外循环,生生不息最自然的方式,也是依靠人体修复最天然的治病方式。
然而,这个又是最难的,看不见摸不着,好心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道德,上医治未病,上工治心病,心病还须心药医。
世上最复杂的不是技术,最复杂的是人心。
退而求其次,从身体上去调,方法多了,把脉开方,针灸按摩,气功导引等,方式方法很多,今天这个时代,用处不大,只是缓解,只是方便。
还可以从住所上调,通过外在环境的调节影响人的身心,身心可以滋养住所,住所也同样可以滋养身心,今天这个时代,用处不大,也只是缓解,只是方便。
从人际关系调也是一个方法,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定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在古代是儒家人伦的教化,时代如此浮躁,人心如此焦急,信的不多了,行的少之又少。
我们经常把公司比较为温暖的大家庭,公司是定位非常准确的地方,但缺少家的温暖。
家却却相反,是个情感泛滥没有定位的地方。
《论语》的“论”有很多说法,通“伦”更恰当,《礼记·王制》:“凡制王形,必即天论。”郑玄注释“论”通“伦”,条理的意思。左边一个人,讲人与之间的条理关系。
《论语》这本书也是在讲述人伦,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定位,注重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四书五经讲的也是人道。
乾为天,自强不息,为丈夫,丈夫好像天一样自立自强,坤为地,厚德载物,为妻子,妻子好像大地一样包容宽厚,男女各在本位各尽本分之后,沟通上则是男自强在下,女柔顺在上,这是地天泰卦。
用公司打个比喻,丈夫是总经理担任起家的责任,妻子是副总,做辅助工作,父母是董事,孩子是员工。古代建筑,有二门,男女分工,白天丈夫不允许呆在二门内,夫妻有距离,相敬如宾,家礼人伦得以维系。
这种家庭分位好像公司职责,分工明确,谁也不敢轻易干预其他工作岗位的事。
现代家庭人伦容易错位,天地翻转则否塞不通,副总不听总经理安排,上下不分,总经理不向董事负责,分位不分难以和谐,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副总向董事开火,总经理拿员工出气……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百病起于脾气,家庭关系紧张引起的坏心情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
格物的原理在同声相应,在同气相求,心意——身体——家庭——社会——国家——地理——天下——万事万物,一个个层次具有同构性,好像蝴蝶效应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好像种子一样,慢慢发芽开枝散叶。
古人的思路,从诚意正心开始,从种子开始,二郎调心汤的思路,也从诚意正心开始,现代人的病,得在虚情险意,得在心肾不交,得在精无神疲。
很多人,不是真生病,都是心病。
很多人,不是病来找人,人去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