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与中医(十二)

(2016-12-20 09:13:55)
标签:

健康

文化

杂谈

中医

教育

分类: 文化与中医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大学》的条目。

在我们印象中,这是教条式的宣说,或者习惯扣上一顶顶帽子。

传统文化到后来,一种倾向是作为文辞优美的文章,后世的文选也会选取文辞优美的文章作为文学作品来阅读。

另外一种倾向是作为一个对象来来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现代政治或哲学的框架来理解经典。

在古人眼里,《诗》、《书》、《礼》、《易》、《春秋》称为六经,也称为六艺。艺本作种植解,在农业社会,会种植意味有技能立足。

这种理念跟“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样实在,很实用的基础知识,就好像农夫耕种一样必须掌握的本事,如此才可能立身处世,才可能做道德学问。

“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不过,古人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自以为是,也没有到处卖广告,指出学习这些技艺可能出现的偏颇:

“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絜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而且清醒地看待我们的文化,把利弊说得非常清楚。

“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先禄而后威,先赏而后罚。亲而不尊。其民之敝,惷而愚,乔而野,朴而不文。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惭,贼而蔽。”

后世几千年文化基本在学习周文化,有礼仪之邦泱泱大国美誉的同时,弊端也出现了:利而巧,文而不惭,贼而蔽。

这几乎是一句骂尽国人的话,趋炎附势,投机取巧,文过饰非,大言不惭,害人败事手段高明隐蔽。

后世阳明先生针对这种弊端也是说了一段很愤青的话:

“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而习以成性也,几千年矣。相矜以知,相轧以势,相争以利,相高以技能,相取以声誉。其出而仕也,理钱谷者则欲兼夫兵刑,典礼乐者又欲与于铨轴,处郡县则思藩臬之高,居台谏则望宰执之要。故不能其事则不得以兼其官,不通其说则不可以要其誉。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

国学热起,读这些文字好像醍醐灌顶,今人和古人差不了多少,人心不变,学什么都会变味。

《大学》恰好好像一句座右铭,时刻提醒修学的方向,好像一本修学指南,指引学习的顺序,也说出每一步用功需要注意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